-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概 述】显著疗效,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扬名中外的
【来 源】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药用部位】干燥根。
【历史沿革】使用三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仙传
【生态环境】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散射光,生长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候温凉、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的条件下。一般多栽培于海拔800~1500米、气候冷凉、年温差幅度小、年相对湿度较大的半山区的缓坡地上。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因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而被称为“地道药材”。在广东、四川、湖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北、浙江等地亦有少量引种。
【生物学特性】三七一年生植株仅1片掌状复叶,小叶5片,无茎,不开花结果,主根小;2年生植株茎高12~15厘米,2~3片掌状复叶,每片复叶有小叶5~7片,5月下旬现蕾抽薹,8月中旬开始结果,11~12月种子成熟;3、4年生植株高20~30厘米,顶端轮生3~5片掌状复叶,每片复叶有小叶5~7片。开花结果随株龄的增加而增多,一般3年生有150~280朵小花,成果率约10~20%;3,4年生主根增重和膨大较快。根状茎每年增长一节,地上茎枯死后茎基凹陷,可算出植株的年龄。
【栽 培】三七为阴性植物,喜温凉而少阴湿的气候,怕严寒、酷热、多水。要求土壤有机质丰富,表土层疏松、肥沃,PH值4.5~7;多为红壤或棕红壤。耕种前需耕地翻土3次,使土壤充分熟化,翻耕时要施入粪肥、豆饼、骨灰等混合肥料作基肥。此外,要搭设荫棚,荫棚的透光度必须根据三七不同生长期对光的要求,随时加以调节。在三七的生长过程中,要适时灌水、除草培土、追肥、防治病虫害等。忌连作。用种子播种,再育苗移栽。定植3~4年即可收获。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单生或簇生,纺锤形或类圆形,长约2~6厘米,直径1~4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根状茎短或长;茎高30~60厘米,近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带紫色。掌状复叶3~6片轮生茎顶;小叶3~7片,膜质,中央一片最大,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长8~1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下延,边缘有锯齿,两面脉上有刚毛;小叶柄长至2厘米。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轴由茎顶轮生叶处的中央抽搐,直立,长15-30厘米,花小,多数,每个花序有小花80~180朵,两性,淡黄绿色,萼边缘有5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3室;花柱2~3,分离或基部合生或合生至中部。果实近肾形或扁球形,嫩时绿色,成熟时红色,1~2粒种子;种子近球形,白色,质硬。
【采收加工】一般于立秋前后采收。选生3~7年以上的三七,挖取的块根,洗净泥土,剪去茎秆,日晒或火烘约六成干时,将支根、须根分别剪下,并进行反复揉搓或放入转筒滚动,使其互相磨擦,再晒或烘,反复多次,使其
【药材性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主要产地】云南文山、砚山、马关、广南、西畴、麻栗坡、富宁、邱北;广西靖西、德保、凌云、那坡。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贮藏方法】易在支根折断处生虫,且虫孔很小,须仔细检查方能发现。待剔除干净后,放入布袋置木盒内,或装入纸袋、纸盒内,再放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