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 Bái Cì Huā
【别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夏季采收。
【原形态】矮小灌木,高1.2米左右。树皮灰褐色,多疣状突起;枝条棕色,近于无毛,具锐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1枚,长倒卵形,长7~12毫米,宽4~7毫米,先端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疏生平伏的白毛。总状花序着生于老枝顶;花疏生而下弯,约6~12朵,白色或蓝白色,有短花梗;萼小,杯形,5浅齿,紫蓝色;花冠长1.5厘米,旗瓣倒卵状至匙形,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河南、山西、河北等地。
【性味】
①《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②《文山中草药》:"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①《贵州草药》:"清热,凉血,解毒。治鼻血,便血。"
②《文山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治便血:白花刺根、
【备注】本植物的叶(白刺花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