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一、重视伏气致温
柳氏认为温病有新感伏气之分,随时感受之温病即叶天士、吴鞠通所论者是也;伏气内发之温病,则是《内经》《
邪伏少阴为柳氏伏温学说的基本概念,他认为,邪伏,是由于正虚,特别是肾气先虚,然后邪乃凑之,这也就是《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经义;邪伏少阴,可因阳气内动而发,也可由时邪外感引动而发,待其发病,或邪由三阳而出,或达肺胃,重者热不外出而内陷于手足厥阴;或肾气虚馁,不能托邪而燔结于少阴,亦有挟湿而内陷太阴,以致缠绵难愈者,故伏气温病病因复杂,传变无定,较之新感温病更为复杂危重。
二、遵六经辨证
柳氏认为,六经是外感热病的辨证大法,是必须遵循的准绳。伤寒与温病为病不同,而六经之见证相同;用药不同,而六经之立法相同。因而,无论是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都是适宜于六经辨证的,只不过两者的传变出人不同;新感温病由外而入内,即由主阳传入三阴;伏气温病由内而达外,即由三阴达于三阳。所以,识得六经各证,就能知病情的浅深轻重;问其前何证,今见何证,就可知病势的出入顺逆.柳宝诒对吴鞠通《
三、重视助阴托邪
伏气温病病势的顺与逆,取决于邪机能否从少阴向外透达;而邪机的外达,又取决于少阴肾气的振奋与否。其人肾气振奋,能鼓邪化热,达于三阳,则或清或下,病易痊愈。若其人肾阴不足,或肾阴肾阳俱不足异则肾气虚馁,邪机伏而不达三阳,反窜入三阴。入手厥阴经,则可见热入心包诸证,如神昏谵语、烦躁不寐等;入足厥阴肝经,则可见抽搐动风、痉厥、直视等。所以,扶助肾气,托邪外出是治疗伏温的关键。助阴托邪法,就是伏气温热派的绝招。此法从《伤寒论》麻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