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庞氏
庞氏家族祖居河北省巨鹿县小王路村,自清代开始行医乡里。中医眼科的第一代庞凤岐,乃清代后期时人,幼年习文,立志歧黄之术,稍长即从医,师承当地名医邱老云,深得师传秘要。鸣歧多读善学,嗜读《内经》、《
庞氏中医眼科的第二代庞信卿,生于1887年,卒于1947年。信卿幼年受其父亲的影响,早年即步入医门,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开始行医治病。他聪明好学,并善取诸家之长,不拘一格,将家传和诸家之长汇为一体。而立之年,继承父业,独创一派。他治眼病注意人体全身之机理,尤其注重脏腑
庞氏中医眼科的第三代有庞传薪、庞赞襄、庞泗泉三人,亦继承家传,从事中医眼科工作。他们除深得世传外,并接受了新学派、新思想的影响,使庞氏中医眼科更有发展。为了更多的眼疾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免遭失明之苦,他们走出家门,分别行医于邢台、石家庄、保定、天津等地。庞传薪去世后,遗有生前著述《眼科秘集》手稿。三人当中尤以庞赞襄业精,造诣较深,在学术上有独创之见解。
庞赞襄
庞赞襄生于1919年,幼年受医家世传的熏陶少年从医;14岁开始跟父亲庞信卿老先生学医,18岁即独步杏林。1942年――1945年间在邢台市自立庞赞襄中医眼科诊所,1955年成立了邢台市联合诊所,1956年5月加入邢台市医院,任眼科主任。他在邢台行医期间,千方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治病防疾,防盲剔苦。对病人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在邢台人民的心目中印象较深。1956年9月调往保定河北省中医研究院工作,历任眼科临床组组长、眼科研究组组长、眼科副主任。1965年调天津河北省医院,任眼科副主任;1968年河北省医院迁址石家庄至今,先后任中医眼科主任、省医院副院长等职。
庞赞襄先生在50多年的中医眼科行医中,善于撷取内、
庞赞襄先生为把祖国的宝贵医学遗产和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于后人,授益同道,造福于更多的眼疾患者,从50年代的后期就开始了伏案著书,著有《中医眼科临床实践》,1976年、1979年两次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庞赞襄中眼科临床经验选编》,1984年由河北省卫生厅中医处印刷。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颇受医学界的好评。
历年来他还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有十余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做为学术交流,授益于同道。其中“中医治疗中心性网膜炎204例”被《中国医学年鉴》 1984年载入期刊重要文献。他研制的“银花复明汤”、“养阴清热汤”、“泻肝解郁汤、“清肝解郁益明渗湿汤”等,经临床多年应用,反复验证其效,具有较高的价值。因而近年出版的《眼科临床实践》(天津眼科医院编),《服科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眼耳鼻喉医院编),(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编),均将其方选人书中,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眼科学》教材,还将庞氏“银花解毒汤”、“散风除湿汤”编入教材中,推广全国。《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中医眼科学》(成都中医学院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饭)都将庞赞襄主任医师载入史册。
庞赞襄先生曾任中华医学会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河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聋哑人协会理事。现任中华医学会中医学会顾问,河北省中医学会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河北中医》杂志顾问,河北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院中医眼科名誉主任。第四届河北省政协委员,第五届河北省政协常务委员、他为党和人民做了好事,为中医眼科事业做出了贡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1978年4月他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受到表彰。1978年6月参加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为他颁发了奖状。1978年参加河北省科学技术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受到表彰。1979年12月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获金质奖章和证书。1982年2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2年9月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全。1983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
百余年来,庞氏家族中从事中医眼科者有20余人,而就学于庞氏中医眼科的徒弟、学生更是遍于祖国各地。远在海外的菲律宾等地。亦有庞氏中医眼科门人,可见影响之广。
现在庞氏家族中从事中医眼科的,并有一定名气的,还有石家庄的庞泗泉,邢台的庞万敏等,接诊的眼病患者较多,在学术上也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的专业论文数十篇,深受同道们的赞许。
庞万敏,庞氏中医眼科的第四代。现任邢台地区眼科医院中医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河北省中医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学会理事,邢台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邢台市政协委员。他既继承庞氏中医眼科的家传,又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并从中有所创新,逐步形成了新的学术思想,总结出眼病的三个特点和治则,即1、眼病多郁症,主张眼病由郁所致,治宜开郁通络。治眼首重脾胃,凡治眼病,应首先重视脾胃健运,根据脾胃虚实宜补宜泻,必须兼顾。2、眼病多热性(炎症)和杂性(非炎症)两种。热性者多为风热、实热、虚郁三个阶段。治宜祛风清热,清热泻火、补虚解郁。杂性者分为精、血、津液、气各个症型,治宜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因而在治疗眼病过程中灵活掌握、据症分型、辨证施治,收到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在庞氏家族中,又有第五代子弟开始从事于中医眼科工作,他们一方面学习
更值得一书的是庞氏家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能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于白色恐怖下,以行医的合法身份,曾掩护和医治我地下党员、革命干部及其家属多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