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虬与陈黻宸、陈葆善等人在瑞安创办利济医院、利济医学堂,此为浙南最早的医院与我国近代第一所
利济医学堂采用现代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制度,有一整套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形成专门机构,其内部组织、习医章程、教学计划、办刊宗旨、股份分派、人员组成、经济核算、运作过程等,都有规划设想,大多出自创办主持人陈虬之手,具有鲜明的特色。
利济医学堂以“道济群生,泽衍万世,津梁广启,执圣之权”十六字排列学生世次,道字为第一,济字为第二,各就本师递衍,依次以绍医统。实际上仅招收道、济、群三个世次的学员,仍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有理论水平有实践经验的医学人才,有姓名可稽者尚有数十人,此后数十年间成为浙南中医力量的中坚,形成了医学流派。
利济医学著作主要有:陈虬撰《蛰庐诊录》二卷、《元经宝要》三卷、《瘟疫霍乱答问》一卷,张烈演谱、陈虬订正《利济卫生经天函》一卷,陈葆善撰《白喉条辨》一卷、《燥气总论》一卷、《燥气验案》二卷、《本草时义》一卷,利济师生论文汇编为《利济医谈》一卷,相关规章制度汇辑为《利济章程》一卷。汇辑为《利济医集》,收于《温州文献丛书・温州近代医书集成》。
利济医派的理论认识和诊疗特色
首重经典,博览群书 利济学堂的教学注重经典,以阐述运气、藏象、
临床辩证,规范实践 严格的临床实践规范,治疗上首重辨病与辨证,区分病证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以《蛰庐诊录》作为医学堂的临床规范;写好脉案,严格考核疗效;设生药局和鲜药圃以识药用药。
瘟疫治疗,见解独到 治疗霍乱,确立和
撰写药书,别具心得 陈葆善以亲身体验阐释药理,撰《本草时义》,举凡药材辨别、品种规格、栽培产地、加工炮制、等级时价,甚至术语方言都有涉载,其中正品官庄、赝次私冲,区分清晰,优劣可判,尤为诸多本草所未见。
利济医派对中医学的贡献
1.近代第一所中医专门学校、第一份中医药学报和综合性学报,具有历史意义,并催生浙江和温州地区的医学教育热潮。
2.利济医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有理论水平有实践经验的医学人才,对满足民众的医疗要求和浙南地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绝贡献。
3.利济学员陈刚纂辑《尊生纪要》,李芑以西法科属分类著《东瓯本草》八卷,章宜著《河间医话》,唐黼墀著《缘督子伤寒论述注》,郑骏父子编纂《乞法全书》,郑叔纶编纂《修正丸散膏丹配制法全集》等等,推进了医学学术的进步。
4.利济精神传承,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本着施医施药救济贫病之宗旨,开展慈善医疗。利济医院的良医、学员成为普安施医施药局常驻医师或义务医师,治病救人,做了不少善事。
利济医学堂是历史,是文物,是辉煌的过去;利济医派重人,重学术,重精神,重传承,重发展,着眼于现实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利济医派”新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