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管正斋
管氏
管氏针灸第四代传人管遵惠、管遵信,继承和发展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了管氏特殊针法,完善了管氏针灸医学流派的学术思想,提炼和践行了管氏针灸的传承理念,形成了学术特点鲜明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
管氏针灸学术特点
(一)管氏舌针疗法
舌针疗法是管正斋老中医根据《内经》舌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理论,结合祖传针法和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创立的一种特殊针法。管老的学术继承人,嫡系传人管遵惠教授,继承和发展了舌针理论,通过针灸临床的实践与推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氏舌针灸学术体系。
管氏舌针,依据《易经》“
管氏舌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150例,总有效率为93.04%,临床病例分析表明,舌针能有效改善患儿智力、语言功能、惊厥等精神神经症状;对恢复
管氏舌针为主治疗中风190例,总有效率为95.8%,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进行观察证实:舌针治疗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增加脑供血,增强脑代谢,有助于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二)管氏过梁针疗法
管正斋老先生在刺法上汲取了《内经》“短刺”法中的深针,“输刺”法的取穴精而深刺,以及《内经》“经刺”法的直刺病变不通的结聚部位等针法特点,结合家传针刺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氏过梁针法。管遵惠教授学习继承了家父的学术经验,在针灸临床应用中,有所创见和发展,传承了管氏过梁针法
管氏过梁针刺法特点概况为:深、透、动、应。
“深”:管氏过梁针选用的奇穴和经穴,较常规刺法进针深。“透”管氏过梁针四肢部奇穴,要求透刺到对侧皮下。“动”:过梁针在进针或行针时,患者肢体会出现不自主抽动或颤动。
“应”:部分过梁针奇穴,须在针刺时出现感应,方能获效。
管氏过梁针常用特定奇穴有24个。过梁针补法:行“凤凰理羽”手法9次,
管氏过梁针治疗癔症性瘫痪者68例;配合
管氏过梁针治疗35例经精神病专科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病患者。男性26例,女性9例。35例患者,经过梁针治疗1~3个月,临床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86%。
管氏过梁针治疗急性脊髓炎恢复期19例,经治疗3-4个疗程后,治愈11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
(三)管氏耳针疗法
耳针是以耳体上的穴位为主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前就有关于刺激耳廓治疗疾病的记载。《内经》对耳与
(四)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管正斋老先生在1943年由上海大中华书局出版的《子午流注诠释》;1961年6月云南中医学院重印的管氏五环子午流注环周图,在明代徐凤《针灸大全》中“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诀”的基础上,增加了“同宗交错”(又名“刚柔相济”)开穴法,36个“夫妻穴”可以相互通用,增加了36个时辰的开穴。但仍有24个时辰属“闭穴”,无穴可开。为此,管氏五环子午流注环周图,特加绘“母子填充”一环,采用纳子法的“母子穴”来填充闭穴,使子午流注环周图,逐日逐时,均有穴可开。既丰富了子午流注理论,又拓宽了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范围。
创制了《子午流注逐日对时开穴和互用取穴表》,首创了子午流注表解法。开穴表汲取了金代阎明广《流注经络井荥图》的部分理论和开穴方法,填补了徐氏开穴法中癸日九个时辰的“闭穴”。使子午流注开穴方法渐趋完善。
管正斋教授,用谙练的《易经》理论,对灵龟八法作了精辟的阐发。设计了“年干支查对表”,“月干支查对表”,“日干支查对表”,“时干支查对表”,“灵龟八法六十甲子逐时开穴表”,“飞腾八法开穴表”;使繁复的灵龟八法开穴程序,简化为简单易学地开穴方法;使深奥难学的古典择时针灸理论,转变为简捷便利的现代针灸疗法。使初学者执简驭繁,易于运用。
倡导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针法临床配合应用。采用灵龟八法配合子午流注针灸法治疗中风病200例,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的82%;临床研究表明,灵龟八法配合子午流注针灸法治疗中风病具有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血粘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性,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血液动力平衡与改善中风病人的微循环有关。
管正斋先生家学渊源,幼承庭训,衣钵亲传,根底深厚;才思敏捷,博采从长,焚膏继晷,刻苦钻研;遵古而不泥古,继承多有创新;在他50多载的行医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学术经验,是我们今天针灸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管氏主要著作有:《杏轩针灸经》、《针灸配穴成方》、《实用针灸手册》、《耳针学讲义》、《子午流注环周图诠注》等。著有论文“我对针灸手法烧山火和透天凉的认识和体会”、“ 经络辨证针灸法述要”、“灵龟八法的临床应用” 等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