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海派朱氏
创始人:朱南山
创始人朱南山(1871―1938),名庆松,又名永康,江苏南通人,家贫好学,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宗张子和学派,以治时疫重症成名于乡里。1916年应旅沪同乡会之邀来沪行医,因其辨证确切,用药富有魄力,往往一帖见效,人称“朱一贴”。1933年另辟诊所,名“南山小筑”,每日诊治200~300号,门庭若市。在诊疗之余,朱南山热心医学团体及教育事业,中国医学院创办于1928年,朱南山捐出8000块银圆,作为办学和建苗药圃费用。一・二八抗战爆发,地处老靶子路的学院建筑被毁,朱南山执意将这座学院办好,迁址到重庆路,其间,董事会决定由朱南山次子朱鹤皋担任院长。一・二八抗战结束后,朱鹤皋建议将中国医学院私自改为公立,由上海国医公会主办,增聘当时上海的一些著名
朱南山崇医德,精医术,审证用药,务求其当,善用大方峻剂,挽救危疾,疗效立竿见影。治宗张子和学派,善用汗下祛邪法。晚年求治者以妇人居多,遂以擅长妇科著称,对妇科的论治注重调气血、疏肝气、健脾气、益胃气。他仿仲景十问之意制定了《妇科十问口诀》:“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
继承者:朱小南
第二代传人朱小南(1901―1974),为朱南山长子,原名鹤鸣,成为朱氏妇科继承人后改名小南。18岁即随父临诊,秉承家学,尽得父传。二十岁即在沪应诊,早年统通治
朱小南临证尤重切脉触诊,诊乳以审肝气之舒郁,按腹以辨胎孕Y瘕,颇具特色。善治崩漏、痛经、不孕、带下病、产后病等。他指出,脏象、
创新者:朱南孙
朱南孙(1921―),原名荣年,为朱小南长女,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她从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深得祖父朱南山先生钟爱,取名“南孙”自是寄望她继承家学、弘扬祖业之意。18岁进入新中国医学院开始习医生涯。大学里,朱南孙孜孜以求,学贯中西。临床实习,她跟随儿科徐小圃、内科丁仲英、妇科唐吉父等名医,侍诊左右,耳提面授,获益匪浅。同时,父亲作为朱南孙的医学启蒙老师,潜移默化,谆谆教诲。1952年,她随父同入上海中医门诊部。自此,她就一直在上海
朱南孙是第三批国医大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攻关、“863” 项目课题及部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多个奖项。她研发的“加味没竭片”于2006年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朱南孙作为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身负前两代名医的学术积淀,再加上七十余年的从医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故有专家认为她“临诊圆机活法在握,辨证论治进退有序,至晚年医术更为精湛”。在学术上古今借鉴,扬长避短,衷中参西,追求创新,提出“审动静之偏向而使之复于平衡”的临床治疗原则,临诊治疗注重“乙癸同源,肝肾为纲”“冲任以通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