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一种“春苗如翠,秋实似火”的植物,民间谓之神草。千百年来,关于这种“神草”的许多神奇故事一直被万口传诵:
猎手不慎坠崖,股骨折断,万般无奈之际顺手扯下一株“神草”嚼烂,敷于骨折处,片刻之后居然能拄着硬弓步行回家;
石匠的脚被石头砸伤,疼痛难忍,呼天不应,遂将“神草”捶烂包于砸伤处,马上血止痛消;
一名血崩的产妇能够从死神的手中脱身也全赖一把“神草”;
“神草”愈合伤口就像牛皮胶粘合木头一样,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神奇功效,千百年流传下来,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草”。事实上,这种被人描绘和形容得大是奇绝,在风月山水间足以挽云留霞的“神草”,就是
关于三七,有说法说是:三七是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存植物。然则,这种说法在目前还比较难以得到科学的有力支持。但是,三七为我国较早发掘使用的名贵药用植物之一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的五加科
但三七的运用目前能查证的最早使用记载是明代杨清叟(1378年)的《仙传
其实,三七作为一种疗效显著的药用植物,在为汉民族当做传统的中药之前,曾长期流传于云南和广西交界的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壮族、苗族、彝族等)民间,而后随着民族迁徙,各民族间的交流和军旅、商贾的传播,才逐渐进入了中原地区。明代以前,中原医家大多尚不知道三七为何物。
在清代,三七一直被列为地方进贡朝廷的珍稀物品,源源不断的流入宫廷,其珍贵性可见一斑。
到了民国初期,人们对三七的药用价值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民国初期著名中西医汇通派医家
20世纪初,随着三七在民间的广泛使用,人们在明了三七“生打熟补”药理的基础上,创出了“参茸桂七”之说,将三七并入名药之列。
而到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末期,三七“生打熟补”的药理被民间广泛运用。
继而在20世纪90年代,广西民间中草药医生李振光深入文山、广西的壮族聚居地对历代使用三七的方法等进行了考证、研究,并对其药性药理做了更加可观和详细的总结。
直到2002年7月3日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全国38名专家,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举行会议,审查文山三七的使用、栽培历史,确认了文山州是中国三七原产地,并将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自此,三七成为文山名副其实的地道产物,并开启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同时,在三七起源的漫长过程中,原产地文山的民间传说赋予了它很多神话般的色彩,这让三七变得更加传奇的同时,也使得三七慢慢为人们所熟知,走进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