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在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名医。他们或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或在临床上疗效卓著,或以经典巨著嘉惠后世,或以高尚医德为人民所称颂。其中有两位举世闻名的医学伟人,这就是东汉的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汉献帝建安24年(公元219年)。他从小好学深思,博览群籍。当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读到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战火纷飞,人民生活颠沛流离,瘟疫大为流行。张仲景的家族原有200多人,堪称大族,然而从汉献帝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10年之中家族染疫而死的竟然达到2m3的惊人数目,其中患外感病死的,又占了7m10。于是,张仲景立志研究医学,以解救人民的疾苦。他一开始向同族的张伯祖学医,由于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所以没过多久就青出于蓝,医技盖过了他的老师。在学医和行医过程中,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写成了《
到了公元3世纪,晋代太医令
书中所列300多方,
后世,张仲景的声誉远远超越了国界,特别是在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影响很大。今天日本的汉方处方和成药制剂中,大部分仍是正宗的张仲景经方。张仲景除著有《伤寒杂病论》外,还写了很多医书,可惜都已失传。
张仲景之后,明代李时珍以划时代的巨著――《本草纲目》震动了医坛,从而被尊为集中国药学大成的又一“圣人”。李时珍字东璧,晚年号濒湖,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出生于湖北蕲州,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由于他生长在一户世代业医的人家,所以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即使后来他父亲――当地名医李言闻一再督责他精研四书五经,以期出人头地,光耀门庭,可是到了后来,时运不济,三次乡试都落了选的李时珍,还是继承家业,走上了当时被人看轻的研习医药科学的道路。
经过父亲的亲授和实践的锤炼,李时珍的医术日益长进,逐渐名闻遐迩。明嘉靖年间,封藩在武昌的楚王朱英听说他医术高超,就聘他为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不久, 又被楚王推荐到京城,在太医院里当了一名御医。太医院是歧黄名家荟萃之地,通过与各地名医的接触共事,大大丰富了李时珍的阅历。同时,浩瀚的皇家藏书,道地的御用药材,又使他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编写《本草纲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太医院的工作,并非李时珍生平所愿,他感到终日为皇
在研究考察药物过程中,他纠正了旧本草存在的许多谬误。他对待医药研究,始终以科学实践为依据而不迷信邪说。如“水银”这味药,《
为了完成这部药物学巨著,李时珍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其足迹几乎踏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山山水水,并参考了总越千家的古籍文献。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前后三易其稿,可谓艰苦备尝。此后待到《本草纲目》最终编定完稿,他已从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一个60开外,精力耗尽,头鬓斑白的老者了。《本草纲目》系统而又全面地总结了我国明代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全书近200万字,将所收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发现而新增的)划归16部、60类分述。书中附方达10000余首,插图1000多幅。每种药物之下,依次分为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可谓条分屡析,内容赅备。
《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药物学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学等方面,堪称我国古代百科全书。该书问世后,学者无不叹为观止,备加称赏。自16世纪在金陵刊行后,陆续翻刻的中文版本不下60版,而且还不包括以《本草纲目》为蓝本而加以节选、改编、阐释、补订的各种续编或简编本。不仅如此,《本草纲目》还先后有了日、朝、德、法、英、俄、拉丁等文字的译本,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国际影响。医圣李时珍的名字,不仅在我国医药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