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河北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国时期,位列七雄的燕、赵两国大部分属地在河北;从秦至唐,河北是统一王朝管辖下的北方郡县;从辽代设五京,改幽州为南京,以幽云十六州的南部为界与北宋对峙,河北分成南北两部分。金灭辽,继而灭北宋,统一了中国北方,以辽南京为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发展史,河北往往是部族战争的战场。
河北的文化特征之一是变革创新,这一特点的影响渗透到医学发展中,使得河北医家在继承前人己有成就的基础上对祖国医学多有所创见。
刘完素 金元时期河北医家的理论创新更是将祖国医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高峰。医学理论创新的开拓者刘完素是寒凉派的创始者,他在阐发《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见,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发挥了《黄帝内经》的“亢害承制”之说,用以认识和说明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将脏腑病机与五运六气学说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以五运六气作为疾病的分类纲领,既有较强的系统性,又便于临床掌握;特别是将运气学说与病机十九条结合起来,发展了《黄帝内经》对火热病证的认识,提出了后人所说的“六气皆能化火说”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并认为阳气佛郁是产生多种火热病的关键。对于火热病的治疗,或解表,或攻里,或泻热,或养阴,总以寒凉药为主。其理论联系实际,独创一家之言,不仅突破了魏晋之后墨守仲景成规的保守风气,而且引导了金元时期诸大家的学术争鸣,同时为明清时代研究与治疗温热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刘完素阐发火热论,好用寒凉,但并不是片面机械的主火论者,而是强调辨证施治,全面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理论的临床大家。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黄帝内经》中的病证分别据证处方,成为发挥《黄帝内经》杂病证治的开山者。其对杂病辨治,不拘一格,寒热温凉攻补之法,各选其宜,所创诸方,亦多为后世取法,为杂病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元素 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对前人有关脏腑辨证理论进行研究整理,使之成为包括生理、病理、证候、演变预后和治疗五个方面的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在遣药制方上,张氏运用《内经》关于药物的理论,结合临床,阐述了脏腑规律,并发明了药物归经
刘完素和张元素对祖国医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学术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医学思想及创新精神开启了祖国医学理论创新研究之门。他们之后,创新人才层出不断,形成了金元时期著名的四大医学流派。
李杲 李杲在张元素重胃气思想的影响下,独重脾胃,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鼻祖。他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脾胃内伤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独具见地,卓然成家。论治多本《内经》,擅长益气泻火,升清降浊。制方灵活权变,反对陈陈相因,自制新方以应时病。在遣方制药中多能随病制方、各随所宜。他创立的甘温除热治法及相应代表方剂
王清任 十九世纪中叶,玉田医家王清任大胆提出对古籍中有关解剖方面记载的怀疑。以其亲眼所见,辨认胸腹内脏器官,与古代解剖比较,并验之以喂养动物,从中发现了前人未曾提到过的器官,画出他自认为是正确的13幅解剖图以改错。从一般的解剖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进行了描述,这些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其临床所创通窍活血汤、
十九世纪晚期开始,中西汇通思想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河北医家
河北历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大胆进行融合、创新,从而促进祖国医学不断地向前发展。河北医家尽管各有专长,而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不断向前发展,表现了医学家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并不囿于一己之见的认真态度。他们的这种精神,可以说正是河北文化的一种特色,值得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