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
宋本很重视淳化本
宋本卷一《辨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他本无作“纵”者,唯淳化本《辨伤寒脉候》作“纵”。
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至,一作足),灸少阴七壮。”淳化本《辨可灸形证》作“足”:“少阴病,吐利,手足逆而发热,脉不足者,灸其少阴。”
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
宋本《伤寒论》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一云小便难胞中干)”,此条亦见《
可以看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宋本很重视淳化本的文献价值。
研读宋本宜参淳化本
今以淳化本校宋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1.宋本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 然。”成无己改“似”作“以”:“时出以 然”,皆龃龉难通,宋本、成本有讹衍。“似”、“以”字衍,“时”字讹,当作“汗”。淳化本此句作“汗出 益佳。”继考《脉经》卷七第二亦作“ ”、《金匮玉函经》卷五第十四、《千金要方》卷九第五、《千金翼方》卷十《宜发汗第二》均作“ ”,皆无“时”、“似”字。
2.宋本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病如
3.宋本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胃躁烦其形象相,根本异源。”“躁”字讹。成无己本改作“燥”。淳化本《辨不可发汗形证》作“燥”,是。
4.宋本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此条又见宋本卷八《辨发汗后》篇,文字同。淳化本《辨太阳病形证》及《辨可水形证》“少少”均作“稍稍”。按,“少少”,不多也;“稍稍”,渐进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凡古言稍稍者,皆渐进之谓。” “少”与“稍”义别。观文意,谓逐渐饮之,渐加其量。作“稍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