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雷丰,字松存,号少逸,晚年自号侣菊布衣,清代著名医家。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一说道光十七年(1837),卒于光绪十四年(1888):浙江三衢(今衙州)人,祖籍福建浦城;代表作为《时病论》。据《:时病论・自序》和《时病论・小序》,其分别自题为“三衢雷丰少逸氏’’及“少逸山人”,斋名为养鹤山房,这也是其父雷逸仙的斋名。雷丰喜好风雅,精于丝竹,亦擅书画,有医术、丝竹、书画三绝之誉。
从医经历
雷丰父亲雷逸仙,原籍福建浦城,初治儒学,后因家境窘迫,弃儒习医,有幸学医于程芝田,得其真传。道光年间,雷逸仙举家赴衢州。
雷丰承袭父业,并遵其父遗训。雷逸仙曾对他说:“一岁中杂病少而时病多,若不于治时病之法研究于平日,则临证未免茫然无据。”(《时病论・自序》)在父亲的敦促下,雷丰在临床上认真观察时病,并且“历览诸家之书,引伸触类,渐有心得”,终于著成《时病论》,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诊治时病的经验。
雷丰精心研究《
雷丰崇尚仲景之学,认为《伤寒论》能“统治六气”,他细致研读此书,治疗外感病时多遵从《伤寒论》六经辨证,善于化裁使用
雷丰观察到不同季节中人体感受较多的外邪性质不同,随着节气变换还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治疗时也需考虑时令气候用药。他将时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对每种病都从因机、辨证、方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一季之中相似疾病按轻重浅深进行区分。雷丰发现通过调节服药时间和间隔时间等,来顺应人体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他还认识到伤寒、温病、瘟疫、湿病等病的区别,指出治疗温病要注意顾护津液、清热祛邪,从“知时论证”的角度,构建了完整的外感病诊疗体系,较好地继承了历代医家对伤寒和温病的研究成果。
雷丰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不同
雷丰发现俗医常以伪混真,多误治害人,于是专门写作“辟时俗龌龊斑证论”,对当时医生的错误做法进行辟谣。他记录了60余例误治的案例,认真总结治疗过程中的功过得失,对后世吸取误治教训、提高挽救误治的水平有一定价值。
雷丰收弟子多人,包括祖师程芝田的后人程曦,以及江诚、叶震蕃、叶训聪、张位等人,其子雷大震(字福亭)也继承了他的学术,民国龚香圃、叶伯敬、祝蔚文、江钟灵等名医亦受其学术影响,其中龚香圃(别号“六一子”)是雷丰的外孙,著名的
医学著作
雷丰所著《时病论》,共8卷,八万八千余字,撰于清光绪八年(1882)。该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外感病的证治理论,对外感病的理、法、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参考价值。
《时病论》一书,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八句经旨为全书纲领,以四时六气之病为目,分述时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常用方剂等内容,并附录有雷丰本人的治疗案例。每一卷均先论各种疾病的因机,共72种(另附4种),次论“拟用诸法”,共60法,再次“备用成方”,共104首;最后附“临证治案”,总87则;“首先论病,论其常也;其次治案,治其变也”。
该书卷一首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论述春温、风温、温病、温毒和晚发5种,阐发伏气致温的见解;卷二论“春伤于风”,分述伤风、冒风、中风、风寒、风热、风湿、寒疫7种时病,认为“此七者皆春令所伤之新邪”,不同于伏气为病;卷三至卷八分别论述夏季伏气之病12种,新感之病18种;秋季伏气之病16种,新感之病8种;冬季伏气之病2种,新感之病4种,部分章节新感与伏气病证交叉论述。每两卷论述一季时病,又分伏气与新感两类,以论四时温病为主,并兼及^疟、痢、泄泻诸证,亦列述部分杂病如类中风等。每病精选名家之言,并参以己意,对病因、病机、证候等详加论述。拟用诸法其实为以法代方,是在前人方剂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化裁而成,配伍严谨,用药精当。临证治案,轻重并收,使医者知防微杜渐。
该书最后有附论13篇,有关于医德的,如“医家嫉妒害人论”“医毋自欺论”;关于治法的,有“成方须损益论”“治轻证宜细心重病宜大胆论”“古今医书宜参考论”等;还对当时医界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了纠正,如“温瘟不同论”“辟俗医混称伤寒论”“辟时俗龌龊斑证论”等篇。
该书体例统一,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时病论》现存主要版本,有光绪九年(1883)汗莲书屋刻本、光绪十年(1884)雷慎修堂刻本、光绪三十年(1904)石印本、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1923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等刊本,陈秉钧(莲舫)为本书逐条加注为《加批时病论》,又有何廉臣等增订《时病论》。现通行本有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及排印本等。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雷丰现存著作有《灸法秘传》《时病论》《加批时病论》《增订时病论》《时病分证表》《雷氏慎修堂医书三种》。有学者认为,雷丰尚有《医法心传》l卷、《雷氏
考察发现,其中《灸法秘传》为雷丰亲戚金榕抄传,雷丰编,刘国光序;《医法心传》为雷丰祖师新安医家程芝田所著,雷丰刊行;《雷氏医案》为其父雷逸仙遗稿;《医家四要》署名为雷丰之子雷大震与门人程曦、江诚,乃是雷丰的子弟门人系统整理雷丰读书与授课资料所得,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蕴含着雷丰对中医因机证治的认识,也包含着学生们的发挥与诠释,可以作为研究雷丰学术思想的辅助资料;余下几种则系《医家四要》卷目名称。这些著作中有一部分为雷丰编校刊行,但皆非其本人所作。其中《时病论》《医家四要》和《医法心传》,又同时收录于《雷氏慎修堂医书三种》之中。故本书研究雷丰学术思想,以《时病论》为主要文献依据,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排印本,其他著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