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石志超,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世医之家,师承国医大师
在当代中医界,石志超是重“大法”者之一。在他看来,中医的根本之“法”也是最高之“法”,便是哲学的辩证法。“辩证法是中医的灵魂,舍此,中医就支离破碎了。"他丰富犀利的观点,深邃的思辨,不仅常常让他的学生留恋于课堂,也让患者知其病更知其所以病,进而敬佩之情、信服之感油然而生。因此,石志超不仅有名医之名,更有大医之象。
一、少禀家学,精勤不怠;师出名门,继承创新
石志超出生于吉林五代世医之家。祖父石春荣于20世纪80年代被国家
他先后师从任继学、朱良春等国医大师。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让他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影响了他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激励他对中医真谛终身以求。
石志超始终牢记导师任继学教诲:融古贯今,溯本澄源,才能发展中医;以《
作为中医心血管病急症专业研究生,石志超对中医治疗顽固性心衰从理法方药提出了一整套治疗经验,并提出标本并重,阴阳兼顾,化痰逐瘀,针药并用等具体方法,提高了中医中药治疗心衰病的疗效。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论心衰及其论治规律的研究”,获年度优秀硕士论文奖,就读研究生期间,即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包括中医论治心衰的学术论文5篇,学术见解的锋芒逐渐显露。
对石志超学术思想影响深刻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就是“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的一代名医朱良春”。石志超心中一直以朱良春的私淑弟子自居。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石志超常言,自从走上中医之路,就是学习朱老的学术思想成长的,朱老的每一本著作,每一篇论文,都是自己反复学习的教材,伴随自己走向成长之路。朱老为中医界擅用虫类药第一人,石志超也曾以一本《虫类药证治拾遗》专著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朱老在他的一本著作中专门提到此书。朱老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石志超也常把自己平生所得的“妙法”毫无保留地教给他的学生,导师任继学博大精深的理论根底,思辨的学术观点;老师朱良春擅用虫类药,创新发展中医,穷尽一切可能的治学态度,对石志超的影响极深。这在他的著述中,在他的言谈中,在他的教学中,处处可见。受恩师的影响,他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汇百家之长为己用,临床上推崇辨证与辨病结合,熟读经典,古为今用,中西互参。擅治疑难重症,每自出机杼,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经验。
二、观点独到,高屋建瓴
石志超是20世纪80年代较少的中医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的中医诊疗思想就更加立意高远,内涵精辟,说理深刻。 “医之终极在预防,而不单治疗。"对于先哲的“上工治未病”理念他不仅用文字在医学杂志上、在报纸的医药版面上解读,更利用一切机会向广大群众普及。
他在一篇名为《中医
他提倡”天人相应”等养生观念。所谓天人相应,概而论之,即顺应四时季节之变化,昼夜寒暑之更替,阴阳盛衰与转化,力求不做违背自然规律,扰乱自身生物钟,干扰
他指出,养生调补无近功,持之以恒自有益。在对待养生保健的态度上,他说:“我最欣赏一位哲人的观点:即养生一如做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993年,38岁的石志超即成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在1995年就荣获中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十大金奖,这位青年才俊的才气在中医界逐渐出了名。他主编全科医生试用教材《中医学概论》,及《中医性医学》《阳痿论治》 《中医房事验方集成》 《伤寒论方证治准绳》《中国药膳大辞典》《虫类药证治拾遗》等医学著作25部。发表“前列安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论心衰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肾炎蛋白尿辨治经验撷萃”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几十年来还发表医学科普、中医养生等科普文章百余篇。临床上有前列安丸、祛脂化瘀片、糖脂消胶囊、青兰素片、速效性复康胶囊、胆石片、乌蛇解毒丸、
三、师古不泥,医术不凡;辨证施治,乐在其中
“吾师治病多能在常法基础上另辟蹊径,独具妙想。好像与常法相左,实际上却又暗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之宗旨。比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常法多以清热利湿为主,或见性功能障碍而以补肾壮阳为治”。吾师于90年代前即提出“血瘀精道”之论点,强调血瘀精道是慢性前列腺炎之病理本质,通精化瘀之法当贯穿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之始终,单事清利则愈寒愈凝,一味温补则愈补愈壅。又比如治疗冠心病,临 多数医生都以活血瘀通脉为主,而吾师提出“心病本源虚,大发补为上”之论点,总结出大多数冠心病心绞痛都属于中医“不荣则痛”、“虚痛”的范畴,以养心、荣心之法治之,屡获良效。”跟随石志超学习、侍诊多年的瓦房店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李享辉如此评价恩师之“艺”李享辉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对恩师之医德评价道:“吾师在日常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凡来求医者贫富贵贱勿问,远近亲疏勿间,风雨寒暑勿避,救死扶伤,竭尽心力.他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职业,德行必须放在第一位,所渭德艺双馨,德在前,艺在后,传统中医作为国学精粹,尤其注重对医德的培养,只有在高尚的医德基础上,抱定治病救人的宗旨,才能成就精湛的医术,如此才能成为苍生大医,反此则为含灵巨贼!,在学习过程中,恩师多次教诲弟子要始终牢记先贤‘大医精诚’的教诲-恩师良好的医 风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我终 效法的榜样。¨辽宁故宫博物院院长杨仁恺曾因病就治于石志超处,他感慨于其医理之深,医术之精,疗患之切,遂为之题字:“神手佛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神手佛心,石志超常说:“给病人看病,我乐在其中。”
石志超在诊疗上,始终重视治疗大法的应用。他强调,诊治任何疾病,首先要确定治疗大法,法则为上,方药为下,具体的治疗方剂是在“法”的规范之下组立的。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制定了许多治法,以治疗复杂多变的各种疾病。石志超尤其推崇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将诸多治法概括在正治八法之中。‘程氏说: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又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石志超强调,八法涵盖诸法,是一切具体治法的总的原则。正因为其是宏观意义上的治则,而常常被医生忽视。而临床遣方用药,南辕北辙,屡犯虚虚之成、实实之戒者,皆因管中窥豹,只知小法而不知大法(治则)者。
在“大法”指导之下,石志超多年来每能独辟蹊径治疗疑难重症。他善以辨证论治为根本而应万变,推崇辨证与辨病结合,临床擅治多种疑难重病。比如以祛风解毒化瘀法治疗肾炎、肾衰,以祛脂轻身法治疗脂肪肝,以虫蚁化瘀法治疗结缔组织病,以通精化浊法治疗前列腺病,以化瘀通络法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的顽疾怪病等。学术观点不断创新,临床屡获良效。
把哲学的思辨用于临床诊疗,石志超越来越强调“三因制宜”“因人施治”“因病施治”“因药施治”“有是证则用是药”。因此,石志超十分注重用药准确,认为中药学乃中医基础中的基础,应该是每一位中医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大学问。但每易被医者忽略,临床行医谬误多有因对药性理论不清所致。在数十年的诊疗、教学生涯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他对于中药学的学习和使用也形成了自己独特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体会,并言及:“因家学渊源,很早即可熟练背诵中药四百味、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方药基础书籍。临床似觉上手很快,但是随着学验的成长和进步,总觉得难以将中药药理、药性贯穿理解,做到纲目分明。后经学习总结,逐渐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以中药教材为纲目,再具体结合中药四百味、药性赋等内容,融会贯通,始可言医而司医道也。”并创立了一种条理清晰,内容精准,容易学习,不易忘记的学习中药学的方法。并广为传授,极获好评。具体的方法是:从总论到各论,把繁杂的内容,精炼成七言韵诗的形式加以记忆。他认为¨学中药重在学总论,是理解中药的钥匙,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配伍、药物用法、十八反、十九畏等均需理解背熟;学各论重在学共性(即每一类药的总论),其中包括每一类药物共同的药性、归经、主要治疗作用、共同的副作用及使用注意等。如此,可用最少的时间熟练记忆及掌握中药学最主要的内容。尔后再逐渐将各个药的不同点及特殊作用了解掌握即可。这样就可以用最少的精力学好中药。¨曾有同道后学见其著此文字,感言:¨如此大家怎还诵此如儿歌类药诀?”其曰:“广厦万间基础始”“治大国如烹小鲜。”
如今,在大连的中医界,有一支他带出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在东北地区有他培养的高徒。他言传身教,垂范后人,其诊疗思想正在被认识.、研究和发扬。“我们做中医的人,在诊疗思想上最终要做到大医精诚,学验俱丰。但面对病人,必做到诚惶诚恐”;面对顽疾,要做到尽心竭力。石志超说:“既然出身于中医世家,这辈子就献给了中医。也让我的下一代继续献身中医。”从医近40年,他依然每天认真地读书、发现、写作、讲课、讲座、坐诊、带教,誓为中医事业贡献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