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唐步祺(1917-2004),四川永川县人,火神派的忠实传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祖父蓉生公以医闻于世,私淑郑钦安学术。唐氏幼承庭训,习郑氏之学,后又游学于伤寒学家吴棹仙之门,继而问难于北京
唐氏服膺郑钦安之学,毕生研究、传承火神派学说,多年致力于郑钦安医学著作的阐释研究,曾专门几次走访郑氏嫡孙及其亲属,进一步得到一些有关他的遗闻轶事。历时十五年将《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与《伤寒恒论》三书阐释完成,先后付梓。后又将郑氏三书统一体例,合为一本,定名为《郑钦安医书阐释》,1996年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2004年由该社再次修订出版。各书"深受海内外医家赞赏,不仅国内慕名者上门求教络绎不绝,还远及欧、澳二州同道三次相邀讲学授业"。该书对郑氏原著精勘细校,订正错讹,按节进行阐释,并融入自己的心得体会,附有自己的案例约40个,在该书的序、跋文中,唐氏还对郑氏学说作了初步的归纳整理,这些都使该书成为研究、传承火神派的重要文献。就此而论,唐氏可谓用心最专,用力最勤,成绩最著,称得
成都中医学院原副院长
一、服膺郑氏,阐释其说
唐步祺先生"无限J佩郑氏之学验俱丰",毕生研究、传承火神派学说,多年致力于郑钦安医学著作的阐释研究。其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郑钦安医书阐释》中,多系维护、阐释郑氏学术之论,发扬光大火神派学说。对郑氏的主要学术观点给予初步归纳总结;对其独特的学识见解能够慧眼识珠,着重昭示,从而忠实的阐释、传承了郑氏火神派学说。在《郑钦安医书阐释》的"前言"中,他归纳郑氏学术观点,主要有三点-D是
唐氏在阐释过程中评点、昭示了郑氏学说中的精华之处, 是其一项重要贡献,其可圈可点处颇多,例如:"他(郑J安)把伤寒三阴病理法方药发挥得登峰造极, 大量运用理中、四逆辈治疗诸种杂病,如血证、心痛、头痛、咳嗽、脐痛、中风、发斑、胃痛、痿A、谵语,以及耳、目、喉、舌、齿、鼻等百余种病证,均能见微知著,活法圆通,技巧独超,疗效卓然……大大扩展了仲景三阴症四逆辈的治疗范围。"
"其所长尤在
郑氏善用四逆辈,化裁推广而治疗百余种病,唐认为"此为郑氏一生最得力处","直可说前无古人"。认为郑氏经验, "对治疗慢性疾病,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实为继承和发挥仲景学术传世之作。"
郑氏"阳虚
对于郑钦安与
亳无疑问,以上他对郑氏学说的总结和点评,皆具见地, 启人思路,有助于后学对郑氏学说的理解与传承,当然对研究火神派学说亦颇多启迪。
对于郑氏著作的阐释,唐氏并非完全随文衍义,盲目附和,对于郑氏疏忽不确之处,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医法圆通卷一》中,郑氏说到,"口苦者,心胆有热也……口糜者,满口生白疮,系胃火旺也。"对此,唐氏提出不同见解, 认为口苦属热之说,"不可拘执",验之临床,确有口苦并不属热者,本书"真气上浮,须识阴火"一节提到的刘力红教授治案就是一个证明。至于口糜,西医学称为"口腔溃疡"者,“亦非仅由于胃火所致”,尚有因虚火上浮而引直起者,唐氏并举出自己的案例证明,先用
二、常用方药经验
理论上唐氏服膺郑氏之学,实践中唐氏则身体力行,善于运用郑氏倡导之法和推荐之方(包括郑氏自拟之方),在临床中验证其可行、可信与否。结果,唐氏屡次说到,"多年临床考验,确信其真","此等治法,皆本钦安之说也。"
作为火神派的传人,唐氏自然赞崇附子,擅用附子,推"附子为热药之冠",用附子剂量颇大,自谓:"临证数十年来, 以善用姜桂附闻于世","对治阳虚渚种病症,用姜附少则308,多达2508,从未发生任何副作用,真是药到病除",乃至人誉"唐火神"。
考唐氏常用之方,确实多系郑氏推荐之方和郑氏自拟之方,其书中披露常用之方,主要是
(一)四逆汤
此为郑钦安最常用系列方,唐氏自然擅长使用,曾谓数十年临床经验,凡遇阳虚症,无论一般所称之肾炎、肝炎、肺炎、心肌炎、胃炎等等,只要临床症状有阳虚之实据,即不考虑炎症,辄以四逆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益佩郑氏之卓见。"如他治心痛欲死,用吴萸四逆汤加元胡;治咳嗽不已用四逆加麻、桂、辛;治肠鸣泄泻用四逆加
唐氏认为,白通汤能通调周身上下之阳气,为治阳隔于上之要方。用治高烧不退,慢性咽炎,疗效满意。故而善用本方治疗阴盛格阳所致之高烧不退,上热下寒,久治不愈者,例案用附子30g,干姜20g,
(二)附子理中汤
比较而言,唐氏最赏用此方,其书中治疗方案中附子理中汤出现的频次最高,案例最多,足见他对本方积累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观其所治病症,悉属阴盛阳虚引起,归纳如下:
1.头面五官病症
乳蛾(慢性咽、喉炎):久治不愈者,先以炮姜甘草汤加桔梗,接用附子理中汤加桔梗,或潜阳丹。
口糜(口腔溃疡、例案蒋某,"虽满口溃疡,而却纯阴毕露",先用炮姜甘草汤加桔梗,继以附子理中汤,最后用潜阳丹,用上法"治愈这类患者数十人"。
口臭:郑氏用潜阳丹,唐则用附子理中汤。
喘咳痰涌:只要是泡沫、痰涎,气喘,恶寒,"投以附子理中加
2.脾胃脘腹病症
胃病不食,附子理中汤加肉桂、砂仁,效如桴鼓。
反胃:附子理中汤加吴萸、
贲门癌:大剂附子理中汤。
脱肛:附子理中汤加
冷秘:附子理中汤加大黄,便通后用回阳饮加肉桂、砂仁。或附子理中汤加半硫丸、
慢脾风:附子理中加砂仁、半夏、
3.肝肾病症
老人尿频:大剂附子理中汤加肉桂、小茴、
小儿遗尿:用六味回阳饮加小茴、益智仁,"无不应手辄效"。
脚麻身软:附子理中汤加
4,
凡阴盛阳虚引起的病症,包括月经先期,多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如:痛经:治例用附子理中汤加半夏、
经多色紫:附子理中汤加砂仁、
经闭:附子理中汤合当归补血汤加
子宫脱垂:附子理中汤加吴萸、肉桂,再以补中益气加粟壳治之,后再加龙、牡。
(三)补坎益离丹
此为郑饮钦安自拟方,用治心阳虚所致各症。
唐用本方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疗效可靠,书中介绍3个例案。如李某,60岁,患心房颤动,心率每分钟120次以上,心悸,动则气喘,面白无神,两脚浮肿而冰凉,口干口苦,咽干-乏津,舌淡红,苔白滑,脉细数,时有歇止。判为心阳虚弱,治以大剂补坎益离丹,附子初剂50克,2剂后咽干减轻,微有津液,附子逐渐增加到2008,诸症逐渐好转,后用本方加补肾药如
(四)
唐氏亦很善用此方,治多种阳虚夹有外感病症,如:
慢性咽炎:"选用本方治愈慢性咽炎、喉炎患者十数人,皆药到病除。"
阴证谵语:例案先用麻辛附子汤加味,后用四逆加桂、童便,附子理中汤等。双膝仍冷,加龙牡龟板以迎阳归舍。舌肿大:麻辛附子汤加味,有例案。
肾感寒腰痛:先用麻辛附子汤加味,继用四逆汤加
膝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