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福建黄氏蛇伤学术流派祖居福建龙岩,累世业医,子孙一脉相承,近百年间已历四传,经历了第一代黄金源先生,第二代黄守林先生,第三代黄小宾先生薪火相传。1958年,福建黄氏蛇伤学术流派传于榕城,政府高度重视蛇伤诊治,福建省卫生厅特聘黄守林至福建省
黄氏蛇伤内治辨证思想
1. 火毒证
蛇伤火毒进入机体后的一般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与三焦及所属脏腑功能失凋和实质性损害,其病机特殊表现为发病急骤,传变快,易内陷,耗血,动血,劫阴,动风,闭窍。
(1)卫气营血传变
卫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它游行于人体周身,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具有温煦和保卫作用,能司腠理及毛孔的开合,排泄汗液并抵御外邪的侵袭。肌肤是人体的卫外。蛇之火毒注入人体肌肤后,最初表现为肌肤局部肿胀的卫表证,为蛇毒与卫气在局部相争,致气结气滞、
蛇伤局部火毒与肌肤之气搏斗,二热相合致热毒炽盛,而热盛则肉腐,肉腐则变为脓血污水。全身气分症状可产生高热、口渴、便秘、烦躁、尿赤等,并发肾功能受损等脏腑功能障碍。
临床
(2)三焦传变
火毒夹暑湿的三焦辨证:毒蛇咬伤多发于夏秋季节,后由于恐惧心理和火毒伤卫,而最易合并感染暑湿之邪。暑湿和火毒从肌肤皮毛而入,致肺气宣发与肃降失司、卫外功能失常及水液代谢障碍。发生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胸闷、表情淡漠或时昏时醒等上焦症状。火毒与暑湿侵犯中焦,邪气郁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气机升降失常,除一般蛇毒症状外,可伴有脘腹胀痛,纳呆不饥,便溏或便秘,肋痛黄疸,也可伴有发热,头身痛重等症状。邪毒侵入下焦膀胱,小肠、大肠,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小便不利或尿闭,大便不畅,同时也可兼见脘腹胀痛等证候。同时火毒和暑湿郁遏于蛇咬伤的局部,则肿胀、溃疡、渗流污浊脂水等症状更为严重。
治疗上黄氏蛇伤治疗思想在火毒证卫、气分是给以清热解毒、和营消肿为治法,结合三焦传变思想,方以“蛇伤十三味方”加减治疗。在营分时,治疗以“
2. 风毒证
黄氏先辈认为蛇伤风毒证与中医中风的风邪中络相似。《
黄小宾主任在临床抢救中发现,很多患者出现了阴证的症状,提出 “风毒证为阴毒”的治疗新思路。以《内经》“阳不胜阴则五脏气净,九窍不通”为理论基础,以“辛温解表法”、“温阳救逆法”为治疗原则,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黄氏蛇伤外治特色技术
1.排毒
(1)小夹板加绷带压迫法:是一种新的结扎法。其方法是:用绷带紧缠蛇伤整个患肢,并以多块夹板固定。运用这种方法,可使患肢在绷带缠压下减慢血液循环,从而延缓蛇毒的扩散速度。它具有压迫均匀,虽整个患肢因缠压而缺血,但仍然有微量的血液流通的优点,应用得当,不会造成患肢缺血坏死。再则,这种方法应用时间较长,为治疗蛇伤争取了时间。
(3)火柴爆灼法:以点燃的火柴直接炙灼蛇伤的伤口。此法系用高温的方法破坏局部的蛇毒蛋白(任何蛇毒其成分主要是多肽和酶等蛋白质组成),使之发生凝固,失去活性。
(3)八风穴、八邪穴针刺排毒:取穴:“八邪”穴位于各指缝中的赤白肉际, “八风”穴位于各趾缝端凹陷处,左右共8穴,②操作方法:用酒精在针刺穴位消毒,取消毒后的三菱针在 “八邪”、“八风”穴,以斜刺0.5-0.8cm,或点刺出血,排出毒液、积液。
2.解毒
(1)外用敷药:用“三黄散”调水、蜜各半,均匀敷在患肢肿胀处,厚度0.3cm,每日一次。
(2)外用熏洗:采用中医“汗法解毒”的理论,采用“蛇伤熏洗方”由
3.蛇伤溃疡治疗
(1)运用中医“祛腐生新”理论,根据疮面坏死组织情况采取“蚕食法”或“鲸吞法”清创,能够减少机体损伤,尽量保全肢体功能。
(2)在“煨脓长肉”基础上,运用再生复原疗法促进疮面愈合,不仅能修复创面,而且还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功能及外观的最大康复,一举解决了骨外露、肌腱外露等深度创面必须行皮瓣修复的难题。
(3)中医有云“肌平皮长”,对于疮面面积较大且肉芽鲜活、平整,采用植皮术可缩短病程及加速疮面愈合,同时运用再生复原疗法,提高植皮皮瓣成活率及减少瘢痕形成。
黄小宾,副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