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三部六病学说是刘绍武先生(1907~2004)多年研习《伤寒论》提出的新学说,至今已有70多年。该学说吸纳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现代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完整体系。经过后世弟子的不断发展与传承,现已成为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
三部六病学派的形成
刘绍武早年受《皇汉医学》启发逐渐放弃时方而专攻经方。1944~1945年,三部六病学说初步成形,张辅轩根据刘绍武的讲课笔记整理成《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三本书,后不幸在战火中轶失。1962年,由刘绍武讲述,李子魁整理的《仲景学说观》油印成册,这是三部六病学说首次在
三部六病学说的思想渊源
刘绍武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发现当时很多医者混淆了
刘绍武认为《伤寒论》即寓“三部六病”,其指导思想应源于《周易》而非《内经》。《周易》“一分为二”的
三部六病学说的主要思想
刘绍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将人体的三个新陈代谢系统分为表部、里部和枢部。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位和支撑机体的躯壳系统属于表,基于“肺与皮毛相表里”的理论,因此把体表与肺脏都归为表部,皮肤、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外周神经都属于表部的范畴。表部的功能是适应外界环境,并与之发生密切关系,从而完成生命的呼吸、运动、体温调节和外界的信息互换。与
《素问・阴阳离合论》有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阴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开、合、枢是三部的生理属性,当功能失调,就会形成六类不同性质的症候群,称为六病,它们分别是表部的太阳病、厥阴病,里部的阳明病、太阴病,半表半里的少阳病和少阴病。
刘绍武把人体分为整体、系统、局部三个层次,“三部六病”是针对“系统”层次提出的辨证论治体系,治疗疾病还需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考虑,因此,刘绍武又提出“整体气血论”和“局部结构观”。整体气血论认为气血长期反复较规律的慢性偏逆会导致一系列慢性整体性疾病。颅腔、胸腔、腹腔、盆腔是人体重要脏器所在地和气血调配的“集散地”,这些地方的气血运行障碍会表现出血涌于上、血郁于胸、气滞于中、寒凝于下四种形式,见于寸口则分别形成溢、紊、聚、覆四种脉象,治疗整体病使用协调疗法。局部病的治疗依据病变影响范围分为局部病局部治疗、局部病系统治疗、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治疗三类。至此,三部六病学说形成了针对机体三个层次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体系。
三部六病学派的传承
刘绍武一生广收良徒,弟子众多,如今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各弟子们因不同的学习背景对三部六病学说形成不同的研究方向。“师承弟子”对三部六病学说和《
如今,三部六病学派的影响力已从山西逐渐辐射至全国,它鲜明的学术特点必将吸引更多的学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