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帮故又称蛋白质能量营 养不良。其临床特征为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体重下降或伴有多器官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中 医称之“疳积”。 本病多因喂养不当,或长期吐泻、慢性痢疾、结核病、寄生虫等,机体对营养不 能充分吸收利用和慢性消耗而致。或先天性畸形如兔唇、腭裂、幽门肥大性狭窄等,因进食困难,亦可成 疳。 ![]() 【辨症】营养不良按轻重可分三度:1度体重减少15%~25%,2度体重减少25~40% ,3度体重减少40%以上。本病发病缓慢,初起身微发热,或午后潮热,喜食甜酸味食物,口干腹膨,便泻 臭秽,尿如米泔,烦躁啼哭,不思饮食。继则积滞内停,腹大脐突,形体消瘦 ,肤色无华,毛发锋稀疏 ,肌肤搐搦、眼疳等症。由于体虚,不能抵御外邪,易于感染,易并发急性传染病和小儿肺炎。 【治则】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主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门,神阙,足三里,内关,涌泉,四缝。 ![]() 【配穴】午后潮热加大椎;积滞内停加下脘,商丘。 【灸法】艾柱隔姜灸,每次选2~3穴,每穴3~5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1次。亦可用艾条或艾灸条温和灸,每10次为1个疗程。 【病例】刘某,女,7岁。2002年7月6日就诊。患儿自2001年3月以来,不思饮食,形体消瘦,毛发稀疏,面色萎黄,精神委靡,手脚心发热,腹胀满拒按,大便酸臭,舌苔黄,脉滑。取脾俞,胃俞,中脘,神阙,足三里艾炷隔姜灸,四缝挑刺,配合中药治疗2个疗程后,患儿面色转为红润,体重接近正常。其他症状逐渐消失,随访半年,小儿一切正常。 【按语】本病临床已少见,灸法治疗有较好疗效,可配合捏脊。婴幼儿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要定质,定量,定时,增加辅食,要掌握先稀(菜汤,米汤)后稠(奶糕,鸡蛋黄),先素(鱼,肉末),先少后多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