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艾灸疗法是利用燃烧艾炷或艾条产生灼热,剌澈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腹泻,艾灸疗法可以借助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艾炷炙:将艾绒(将干燥的艾叶捣研后除去杂质而成,柔软如绒)用手指搓捏成花生粒大小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用鲜生姜切成约0.3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个小孔,置于施灸部位,上面再放艾灶灸之。若病人感觉灼热难忍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缓解一下,然后重新放下,继续施灸,可反复灸3~5壮,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 艾条炙:艾条灸即是使用制作好的艾条(用桑皮纸将艾绒卷成圆柱形条状如烟卷状)来进行灸法操作的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灸时可以将示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温度,避免烫伤。 1.脾胃虚弱型:症见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腹部隐痛,喜暖喜按,食欲不振,食后即胀。 【穴位】神阙、天枢、腹结、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法】艾条灸。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cm施灸。每穴5分钟,每日3次。3~6次为1个疗程。 2.食滞肠胃型腹泻: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黏稠秽浊,恶臭,泻后腹痛减轻,伴有不消化之食物,脘腹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 【穴位】中脘、关门、神阙、天枢、足三里、阳纲、小肠俞。 【治法】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每日2次,4次为1个疗程。 3.肾阳虚衰型:症见腹泻多发生在五更时分,俗称“五更泻”。晨起则腹痛欲泻,泻后痛减,伴腰膝酸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频作。 【穴位】神阙、天枢、气海、上巨虚、胃仓、肾俞、大肠俞。 【治法】隔姜或隔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每日1~2次,3~7次为1个疗程。 注意 1.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灸阳经,再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壮数少的穴位,后灸壮数多的穴位;先灸艾灶小的穴位,再灸艾灶大的穴位。 2.施灸的补泻:一般补法施灸时让艾炷自行熄灭,不要吹灭。泻法施灸时则快速吹灭艾炷。 3.施灸的禁忌:①一般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不宜进行化脓灸。②对空腹、过饱、过度疲劳者应谨慎施灸。对体弱者,施灸时时间不宜过长,艾炷不宜过大。③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炙后的处理:一般灸后出现水泡,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 消毒毫针刺破,再涂抹龙胆紫液消毒,防止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