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市有限公司
豫西药网
广告业务:13537843994
产品业务:18864148056
  •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艾灸馆员工管理的误区与对策.艾灸养生馆运营管理

来源:0
时间:2021-09-17 07:52:27
分享到:

现在有很多艾灸馆,不知从哪里学来了一套“科学管理法”,即首先设定一天“标准工作量”作为衡量艾灸师工作量的基准,然后搞一叠科学管理的表格,明确专人考核。工作量超过标准量的艾灸师,给予超额工资以表奖励,若工作量达不到标准,则采取扣薪的方法以示惩罚。这就是过去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普及一时的“糖果、标准、鞭子“的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调动艾灸师的积极性,努力工作,以获得更多的工资,免遭处罚。但是,实践证明:“科学管理”并不科学,其结果会导致艾灸师跳槽、艾灸馆缺乏活力,最终陷入没有创新,死气沉沉的局面。艾灸师不同于工人、职员,她不是定向工作“工具”,她是靠服务来争取顾客的附加价值,顾客之所以愿意掏钱是对艾灸师服务感觉满意的回报。可以说:艾灸师挣的是不可以量化的“心理钱”。如果量化,只能将艾灸师服务减少,如果用简单的奖勤罚懒,只能将服务质量降低。能力强的艾灸师“奖”多了,容易跳槽或自己开店;能力差的艾灸师被罚急了容易改行或重行选择老板。本人自创的艾灸馆阶梯式管理方法,希望能给予同行以启发。即对能力强的艾灸师要多“口头表扬”少“金钱表扬”;对差的艾灸师要少“口头表扬“多“暗中激励”。让能力强的艾灸师时时刻刻有危机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艾灸师的整体素质。用“心”去留住艾灸师,而不是用钱去收买艾灸师。

单纯依靠“物质刺激”

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对吗?不对。不信,您问一问您的艾灸师:“你希望老板给您什么?”答案可能是:A、钱;B、稳定的职业;C、老板器重我;D、展示自己的能力;E、得到老板的称赞;F、做我喜欢做的事情;G、给我广泛的社会活动等。所以说:艾灸馆老板用“扣钱”和“奖钱”的管理手段显然是错误的。有一则“赶驴比赛”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启示。甲与乙参加赶驴比赛。比赛的规则非常简单: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驴子由一端赶到另一端,走完规定的路程就算赢家。甲站在驴子的背后用鞭子抽打驴子的臀部,因驴子怕打,打一下就跑几步,当甲打累了,驴子也就不跑了。结果整整花了甲一个多小时才把驴子赶到终点。乙则骑在驴子的背上,手中拿着一根竹竿,竹竿尽头挂着一串葡萄,这串葡萄刚好垂在驴子眼前不远,驴子因想吃葡萄,所以拼命往前追赶,结果只花半小时就将驴子赶到了终点。我们可将上一故事中的甲乙两人比着艾灸馆老板。把驴子比喻作艾灸师,把比赛的终点看成艾灸馆所追求的目标。艾灸馆老板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借助于艾灸师的努力。基于此,有的艾灸馆老板会向甲那样用高压的手段来驱使艾灸师,而有的艾灸馆老板则像乙那样以满足艾灸师的需要为手段,促使艾灸师朝艾灸馆的目标前进。前一种是消极性激励,而后一种是积极性激励。由此可知,消极性激励只能行之一时,而积极性激励是更值得提倡,也就是说,艾灸馆的管理不能简单地用“奖罚”金钱来完成,应该在艾灸师的需要上细分,让每一个艾灸师都有追求,看到希望,为艾灸馆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我们推销产品的实质是推销产品的利益,艾灸馆老板要想艾灸师听从您、喜欢您,死心踏地的为您卖命,您就必须推销自己能给每个艾灸师带来利益,只要您时时刻刻考虑艾灸师的需要,您就能留住这个艾灸师。

艾灸馆发展的关键要素是艾灸师。艾灸馆的老板有能与无能的重要标志就是她是否会用人。也许艾灸馆老板都知道,人才胜过钱财,说穿了,艾灸馆的高层竞争就是人才竞争,谁占有的人才愈多,谁就首先占有了最活跃的劳动力,谁就有后劲。这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事随人旺,业随人起;人尽其才,则百事兴。”我们接触到某些艾灸馆老板,也自称爱才,事事感叹自己周围无人才。确实也可悲可叹,因为他们走入了用人的误区,却不知人才就在您的身边,就在您的眼皮底下。

家族化管理,任人唯亲

每一个艾灸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渗入员工心中,影响着他们,而且某种价值观一旦在艾灸馆中落地生根之后,就很难改变。有些老板害怕自己的商业秘密外露,就想出一条完美之策,即:重用亲朋好友之女,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才。实际上,这是下策之下策,因为这样做的坏处有二点:一是近亲繁殖的结果导致人才结构僵化,时间久了便形成一种封闭的人员群,对艾灸馆的发展极为不利。二是盲目的排斥外来思想和外边经验,使自己的艾灸馆经验在狭小的圈子里重复使用,使之越来越失去活力。如果我们引来“外来和尚”,重视“杂交”优势。让其博采众长,把各种具有不同特点和经验结构的艾灸师汇集在一起,那必定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让艾灸馆生意很快地火爆起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心理相容,有时与他们之间的原有关系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原来越熟悉,指导下属工作越难开展;相反,原来并不了解,指导下属的工作反而容易开展。所以,有很多艾灸师在这个艾灸馆是条“虫”,出去以后在另外一家艾灸馆里干却是一条“龙”。奉劝那些想发展的艾灸馆老板,不要再走家庭经营的老路,请来外来“和尚”,真正念好艾灸“生意经。”

因人设事,错把“经历”当能力

自古以来,年纪大的人总喜欢倚老卖老,排斥年轻人,认为年纪就是本钱,经历就是经验。事实上,年纪大的人不一定就能干,有十年经历的人不一定有十年经验。年纪大的人可能比较圆滑,但却不一定精明。同样,艾灸馆老板用人不能只看经历,而忽视能力。如果让一个做了5年艾灸的艾灸师做主管,我看还不如找一个懂管理,善于协调的年轻艾灸师或大学生做主管。我就是依事寻人,而不是因人设事。有些艾灸馆老板为难了,因为他能有今天,几位老资格的艾灸师是立了汗马功劳的,现在艾灸馆扩大了,并且有一定规模,几个过去的得力助手是必须身居要职的。但实践证明并不尽人意,老艾灸师的思维方式、管理模式以及操作手法都不能适应艾灸事业的发展,这就是因人设事的结果,也是艾灸馆老板用人的大误区。其实,艾灸馆用人的程序是首先确立企业目标,然后团结制定各项任务及有关事情,最后“依事寻人”。对那些过去有功劳的艾灸师能用则用,不能用可以给一些名誉,让他们搞好培训,工资高一点养起来,或者干脆让他们挂一个名,开一个艾灸分院,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给文章一个赞赏吧
扫一扫,快速掌握相关攻略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公众号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公众号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小程序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小程序



豫西客服
营销顾问
13537843994
微信hu578155307
0.3779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