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第四章中医学与中国哲学方法
一、血到病除是中医学认识上的创新(下)
从中医气功医学看,人体血液的大循环到毛细血管和细胞的微循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与大循环不同,微循环的血流不是靠心脏推动的,而是靠阳气带领下循环起来的,但没有大循环也就没有气行血流。这里讲的气是指人体生命中的气,在中医气功医学中又称真气,也可以说是人体生命的能量。气也同样分为阴阳二气。人体内气是靠肾脏生产出来的,肾脏有一对,在中医学中被分为左肾、右命门。气功医学认为,左肾产生阴气,右肾产生阳气。在中医方位中,左为阳、右为阴。临床上发现,左肾产生阴气,左阳与阴气正好为一对阴阳,右肾产生阳气,右阴和阳气也正好为一对阴阳。从阴阳划分看,右肾为命门,指阳气是从命门生产出来的,阳气的强衰是人体生命的重要指征,故称为命门。阳虚之人生命是有危险的,不能掉以轻心。由阳气带动血在毛细血管运行的所谓微循环,是气行血流的根据!阳气之所以能在体内带动血液的循环,除了自身的能量外,与阴气也是有关系的。
我们知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阴阳二气在经络中应是这样的,阴气在经络处早已布列好,它是静止不动的,阳气是沿着阴气路线即经络路线迅速在体内运动,除了阳气自身的动力还有阴阳相吸的内力。按照《内经》之谓,肺朝百脉,日行五十周,脉指的是气血征兆,气循着十二经络(脉)依次每日循环五十周。例如磁悬浮列车,轨道属阴,列车属阴,电磁为阳,一旦通电,轨道(阴)与列车(阴)呈现相斥,电磁之阳与轨道之阴相吸,一斥一吸,加上电本身的能量遂使列车沿轨道而动,才有列车在同性相斥作用下悬浮起来,在异性相吸作用下顺着轨道行走通畅的结果。
气血为人体生命的核心,当阳气以本身能量与经络中早已布列好的阴气相吸运行时,同时还吸引血(阴)运动即气行血流,属于阳气带动的带氧血流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细胞,置换出无氧血回流到静脉血管;同时自身阴气也会被阳气相吸,尾随阳气去补充已被阴阳相吸湮灭掉的原有阴气,微循环就这样循环起来,阴气也随着阳气运行继续布满经络,等待下一次阳气的到来。从物理学角度看,阴阳相吸湮灭会产生热量,此可认为是对人体体温的补充。这里共有至少三个阴阳相吸:中医气功医学治病就是围绕气血的通与不通做文章。气血也分为气为阳血为阴。因为气为阳,它会吸引血阴前来,阴阳相吸有助气行血流。首先,阳气与先布在经络上的阴气相吸,其次是阳气与血阴的相吸,再者是阳气与新的阴气相吸,可见异性相吸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而病灶处属阴盛之地,治疗时阳气会带领血直达病灶处,这时的血实际上是带氧的动脉血,当血到达病灶后,血中的氧和白细胞、巨噬细胞及营养等物质就会起作用,实现血到病除。身体健康的人气血是充沛的,微循环必然是通畅的。由此可以体会到《内经》之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物理界一直在宇宙中寻找暗物质,但是异常困难。中医经常有谓:天是大宇宙,人是与之相通的小宇宙。由此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来认识:人体中的阴气与宇宙中的暗物质应是相通的。那么,我们物理界干嘛要舍近求远去找暗物质,而不先把人体中类似于暗物质的阴气认识清楚,再去研究暗物质或二者同时去研究血到病除!中医治病原理由此形成。对此,我们还可以运用现有的属于西方微生物常识来解释血到病除。从细菌学我们知道,细菌分为两种,一种是厌氧菌,一种是喜氧菌,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病毒、癌细胞以及其他外来微生物均厌氧,动脉血中首先就带有大量的血氧。一个是厌氧细菌等,一个是带氧动脉血,当带氧的血液即动脉血被输送到全身,实际上就把营养送到了,同时对病灶处也是着重关注的,气血到达病灶时,细菌、病毒、癌细胞等厌氧的外来生物均被带氧血液扼杀或驱离;因外伤、情绪、溺水引起的伤病痛及气滞血瘀症,经过治疗调血,动脉血又有修复和纾解的功能,结果是同样的:血到病除!
血不光能赶走体内细菌等外来物种,还能修复其他疾病带来的器官损伤。中医为达到血到病除的治病目的,把人体看做是一个诸多系统相互配合的整体。这些系统内有经络与五脏的关系;又有药物归经与经络的关系;还有与此相关联的气行血流、气为血帅的概括。这些都直接暗示了中医对血在治病中起主导作用的认识。理解了中医血到病除的治病宗旨,就理解了中医是如何治病的根由。在气功学术中就有当功夫达到大成之时,又被称之为练出了大药,人们望文生义的认为练出了大药就是气聚的多了,其实不然,这个大药实际上指的是血。即血才是大药,功夫到了,气练的强了血流也加强了,这才有血到了,身体就强壮了的现象,这是大药的功劳。
血到病除是中医治病运用一切手段达到治病目的的根,由此,在中国哲学方法的指导下,中医研究的具体方法也随之形成,这将一改现今中医研究追随西医对细菌、病毒及癌细胞的对抗消灭的方法;即对药物(中药)要有成分分析,而忽视内在的、不可见的、却在起作用的隐形动力即气和血的功能,也有细菌、病毒、癌细胞等有形和隐形的危害,这将是中医研究发展实现中医现代化绝地翻身的新路子,也是中医这个属于复杂性科学学科的新面貌。
另外,对中医的中药在治病过程中的作用要搞清楚,不然就无法理解血到病除的原理。中医在对中药的认识上晚于中医理论,直到战国末期或汉初《神农本草经》问世,オ解决了中药与阴阳五行的关联,这就是药物归经!药物归经是中医划时代的大贡献,它将万物都归拢到阴阳五行之中,这是唯我中医独有的中药理论。因为,中国哲学方法将把握到的阴阳五行视为地球万物的宏观,那万物如何在阴阳五行影响之下显示其个性呢?又如何成为人类解决健康和疾病的药呢?从阴阳五行的内涵看,它包括了季节、时间、空间、方位、运动方向、颜色、气味和脏腑等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古人用尝即吃的方法去体验每一种来自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性所在,体验物种到了体内的循行路线和对人体生命的作用,这里就有了药物的运动方向、颜色、气味、时间等等内涵,掌握了这些,物种的药性就出来了,《黄帝内经》对此谓:“药物入胃,各走所喜”,这就是药物归经的含义。经络首先与脏有着直接的关系,药物即万物由于与经络有着关系,这样就使万物与人体的脏腑有了直接关系,加上季节、时间对人体生命的影响,天人相应也就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地被认识清楚了。这是中医又一非常重要的贡献,也是中医现代化最难实现的中药定量尺度,当我们有了气血质能公式后,对大多中药的定量已不成问趣,这是以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指导下的定量研究,而不是以西医理论和还原论指导下的定量研究,二者的结果是不会相同的。“胜物而不伤”才是在对中药研究中的底线,即一定按照阴阳五行的药物归经原理指导研究,一定按照万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去研究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凡是超出了就会走到反面,成为反人类的研究,转基因食物如稻谷、蔬菜等等的研究成功,就伤害了稻谷蔬菜的本来基因排列,这是一种人类合成的“新物种”,它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一且人类全部以转基因食物为主,人类的末日将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