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月经又被戏称为大姨妈,但此大姨妈非彼大姨妈,当亲戚大姨妈来的时候,女生们总是高高兴兴,收到各方面的好处,但月经这个大姨妈来的时候,女生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头痛脑热,心烦意乱,有的还会失眠、呕吐、腹泻等。这些困扰女性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小小的艾灸来调理。 一、经期发热 月经期间发热很常见,常表现出:身体低热,手心、脚心很烫,嗓子发干,爱喝水,心情浮躁,而且月经量少。 经期发热是阴虚在作怪。什么是阴虚呢?简单的讲呢,阴虚就是体内阳气过旺,阴气不足,阴阳失衡。阴虚在月经期间更为明显,因为月经会让阴津(血)大量流失,身体呈现虚弱状态,从而守不住阳气,阳气浮在表面上,就会导致五心烦热;又由于阴津的量少,滋润不足,因此我们会老觉得口发干,想喝水;同时阴虚则热,热又煎熬阴津,因此月经量偏少。 《甲乙经》说“热病烦心”,就是指阴虚火旺引起的虚热。降虚火要艾灸照海穴,它是肾经穴位,同时又是八脉交会穴,上连脑下连肾,可引上炎的虚火下行。因此,使用艾灸调理的时候,使用艾条悬灸照海穴,同时配灸太溪穴,即可。灸起来很简单:点燃艾条,先灸照海穴,然后灸太溪穴。每次每个穴位灸15~30分钟,每天1次。可以在月经前1周灸,起到预防作用,当月经来了,停灸;也可以在月经期间灸,起到降热的作用,还能调理月经病中的月经过多、痛经等。 图说:太溪穴 取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灸法:艾条悬灸,15~30分钟。 二、经期发热 月经期间,女性的情绪容易低落,陷入无端的伤感之中,严重的还会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夜里失眠多梦。 以上这些情绪上的表现,都是心血不足惹的祸,尤其是那些本身心血就不足的人,在行月经时,又损耗了大量气血,心血则更虚弱。好比我们上班,如果单位待遇不太好,员工就没那么积极,心情也就不那么愉悦了。心血不足也是如此,会导致神不守舍,精神恍惚,到了夜里,也不能睡踏实。 因此,需要补养心血,安神定志。艾灸调理,可以选择心俞穴、神门穴两个穴位来灸。灸法也很简单:艾条悬灸,每次每穴5~10分钟。在月经期间灸就可以,能起到及时雨的作用。 心俞穴是心的背俞穴,背俞穴偏重于补,尤其适宜于慢性、虚性的状态。心俞穴也是心功能的反应点,心血不足时,刺激心俞穴,会有又酸又痛的感觉。 图说:心俞穴 取穴:正坐或俯卧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即第7胸椎,由此往上推2个椎体(即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下缘旁开量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灸法:艾条悬灸,5~10分钟。 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可补充心脏的原动力。它好比门神,将人体内老想往外跑的“神”给关住。《针灸大成》里说它“主心性痴呆,健忘”,归根到底,是因为它能补心气,养心血。艾灸神门穴,气血足了,神有所养,人也就自然踏实,情绪方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图说:神门穴 取穴:伸肘仰掌。于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可摸到一突起圆骨(豌豆骨),在该圆骨下方、掌后第1横纹上可触及一条大筋,这一大筋外侧缘(桡侧缘)与掌后第1横纹的交点即是本穴。 灸法:艾条悬灸,5~10分钟。 三、经期口腔溃疡 月经时口腔溃烂、心烦闷热、口干咽干等,都是阴虚火旺的表现,这类型的女性一般也比较瘦,俗话说“瘦人多火”。在月经期间,由于损耗气血,体内的阴气受到灼伤,所以火大,严重的就会出现口腔溃疡了。 这时,我们需要刺激身体上的养阴穴位,在这里,推荐艾灸太溪穴和大钟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与肾气相通;大钟穴是肾经的络穴,沟通阴阳。它们属于“原络配穴”,是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的一对经典搭档穴。艾灸操作很简单,使用艾条悬灸即可,每次每个穴位灸10分钟左右,以皮肤承受度为宜。 图说:大钟穴 取穴:坐位垂足或仰卧位。由足内踝间向后推,推到有动脉跳应手的凹陷处为太溪穴。由太溪向下量半横指,再向后平推,在跟腱(后跟)前缘可触到有一凹陷处,此凹陷即为本穴。 灸法:艾条悬灸,10分钟左右。 另外,经期溃疡的人,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能熬夜,因为白天属阳,夜间属阴,晚上正是养阴的时候,熬夜的话,就不能很好的养阴,体内就会出现燥热,出现口腔溃疡;第二饮食要清淡,尤其不能吃辛辣食品,以免加重溃疡,不易愈合。 如果溃疡很厉害,还可以尝试下小偏方,比如用浓茶漱口。明代药典《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则上清矣。”据研究,茶含单宁,具有收敛作用,可促使口腔溃疡面愈合。或者用云南白药疗法,即直接将消毒棉签蘸云南白药粉末涂敷溃疡面,一般来说,用药3天后即可痊愈。 四、经期头痛 很多女性在快来月经或者月经来了一两天的时候,头会疼,特别是前额的眉棱骨疼的厉害,导致浑身没劲,有时还会心怦怦乱跳,提不上气来。轻微的2天左右会好,严重的要持续七八天。 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经络不畅。如果自身体质偏虚,在经期就会表现得更为突出,气血由虚变得更虚,头脑所需要的营养跟不上,以头疼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又不是欲裂的痛,而是慢慢煎熬,隐隐作痛,这正是虚的表现。 肺主气,心主血。心肺功能不太好的人,最容易气血两虚,同时,气血两虚也会影响到心肺。因此,要想在根本上调理经期头疼就要补气血。这里我建议艾灸足三里穴,方法也是艾条悬灸,每次灸20 ~30分钟,每天1次。如果经常月经前头痛,就提前1周灸;如果经常是月经期间痛,也可以在月经期间灸,时间可以短一点,因人而异。 灸足三里穴的效果非常好,从经络上讲,胃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足三里穴是胃经要穴,刺激它能激活胃经,行气活血,从而保证头部血液充足,不失濡养。另外,从位置上讲,头部的前额和眉棱骨属于阳明经,足三里穴是阳明胃经的合穴,其矛头直指头疼,针对性极强。 图说:足三里穴 取穴:屈膝成90度,由外膝眼(犊鼻)往下4横指,胫骨前缘外1横指处是本穴。也可取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膝盖上外缘,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处即是本穴。 灸法:艾条悬灸,每次灸20 ~30分钟。 五、经期头晕 与经期头痛不同的是,有些女性会经期头晕。常表现出:快来月经时不想吃饭,肚子胀,月经来了后,感到头很重、发晕,胸闷腹胀,月经量少、颜色淡、周期长。这是由于体内有痰湿瘀滞,影响了气血运行。如果住所偏潮,喜欢吃甜食或者油腻食物,多半会有痰浊。通俗的说,痰浊就像是身体里面的雾,阻碍了气的流通,导致气血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清气不升,头少了支撑,因此头重、头晕;胃气不降,食物消化不了,所以肚子发胀。 改善的办法就是除化痰祛湿。痰湿之邪,最怕太阳和风,阳光出来,或者风一吹,痰湿就很容易化掉。因此,艾灸调理要选择阳经上的穴位或者调气的穴位,这里推荐百会、膻中和丰隆穴,以艾条悬灸即可,每次每个穴位灸5~10分钟。 百会穴是督脉的穴位,是人体三条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可以说是阳气的大本营。刺激百会穴,能同时调动太阳和风,对于头晕来说,势不可挡。 图说:百会穴 取穴:将两耳廓向前对折,由两个耳尖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灸法:艾条悬灸,5~10分钟。 膻中是任脉穴位,也是心包经募穴,《普济方》中说:“膻中主气。”刺激膻中,能调整全身的气,从它的位置――身体的前正中,两乳之间,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除了艾灸,平时气不顺时,揉揉膻中穴,也能缓解气机,让头晕的程度减轻。 图说:膻中穴 取穴:两乳头之间中点即为本穴。若女性两乳头下垂则由锁骨往下摸4根肋骨处,胸骨柄中央即是本穴。 灸法:艾条悬灸,5~10分钟。 丰隆穴是化痰第一穴,有“凡有痰聚,必补丰隆”的说法,它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刺激之后能使脾气升胃气降,升降有序,气就流通,从而缓解头晕。 图说:丰隆穴 取穴:以外膝眼到外踝前缘平外踝尖处(外踝骨最高处)连线中点为参照,距离胫骨约2横指处即是本穴。 灸法:艾条悬灸,5~10分钟。 艾灸百会、膻中和丰隆,可谓是各展所长,齐心协力,一般灸了之后,就能缓解经期头晕,如果继续灸,两三个月后,痰湿体质也能得到改善。 六、经期腹泻 经期腹泻也比较常见,严重的还会伴有脸部浮肿,这些都是脾虚在作怪。 脾虚,即脾胃虚弱。减肥的人比较清楚,为了瘦,会选择只吃青菜水果,不吃主食和肉类,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脾虚问题,如面部浮肿、胃口变差、腹泻等。月经期间,气血去忙着充盈任脉,脾胃得不到很好的照料,因此变得更加虚弱,导致脾主运化水湿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以至于人体的水湿不能正常排泄,下走于大肠,从而引起腹泻,泛滥到皮肤上,就是水肿。另外,脾还统血,脾虚则土不牢,不能约束血,出去的血就会很多,因此腹泻的同时,经血量大就很正常了。 这里,我建议艾条悬灸脾俞和足三里穴,每次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脾俞是脾的背俞穴,它就好比是脾经的军需官,手握能源。艾灸脾俞,能充分调动军需官的作用,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不让水湿积聚在脏腑内,从而免除腹泻之患。足三里穴是胃经大穴,是治疗相关胃病、腹痛、腹泻的要穴。“肚腹三里留”,艾灸足三里穴,好比上了另一把保险杠,给脾胃多了一层更强健的安全网,将腹泻拒之门外。 图说:脾俞穴 取穴:正坐位或俯卧位。取一线过肚脐绕腹腰一周,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第2腰椎,由此往上推3个椎体(即第11胸椎),再从其棘突下缘旁开量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