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证论
古人云:"人体五行各一, 惟火有二: 君火属于心脏,相火寄于肝肾。潜藏则温养百骸, 固人寿命; 发动则煎熬阴液, 伤伐元气 阴虚则病, 阴绝则死。岐伯举(内经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火之动也;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火之胜也;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之用也又凡动皆属火 气郁则火起于肺;大怒则火起于肝; 醉饱则火起于脾; 思虑则火起于心; 房劳则火起于肾,此五脏所动之火也"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又曰:"牙痛龈宣, 腮颊颐肿, 为胃火动; 目黄口苦,坐卧不宁, 为胆火动; 舌苔喉痛, 便秘不通,为大肠火动,癃闭淋沥,赤白浊带, 为小肠火动; 小腹作痛, 小便不利,为膀胱火动; 头眩体倦, 手足心热, 为三焦火动。"
治火之法: 古人认为实火可泻之, 虚火可补之,郁火可发之,阳火宜直折, 阴火宜温导, 各宜随证施治。
火证脉象, 举要而言; 浮而洪数为虚火; 沉而实大为实火。洪数见左寸脉为心火; 见右寸为肺火; 见左关为肝火,见右关为脾火; 见两尺为肾经命门之火; 男子两尺洪大必遗精, 阴火盛也。脉弦细而数, 按之益坚者,为少火气衰, 而见肝肾真脉,水旺则其脉自平。 惟虚劳见此,为冰雪阴凌之象, 最为剧候。或反虚大数疾者, 此食气之火, 耗竭真阴,为虚阳飞越之兆,久病得此, 百无一生。惟暴脱无气者,犹可峻补以敛固之。大抵火证之脉, 但有虚火, 按之必空,断无实大之理。 然火郁中焦,恶寒战栗, 亦有六脉匿小者,此火气郁伏灰烬, 不得发光舒焰,反见寒胜之化矣。 热结胃口,咳吐结痰, 亦有寸口滑实者。热遗下焦,淋浊溺痛, 多有尺内洪者,皆胃中湿浊上逆下渗之候,与火无预。 火盛之脉, 静取虽洪盛滑疾; 中按则软阔不坚; 重按则豁然中空。 寻之脉见指旁, 举指涩涩然,如轻刀刮竹之状,方是无形之火象。 若中宫有物阻碍, 则关上屈曲而出。膈上有痰凝滞,则寸口屈曲而上, 总谓之钩。 如无阻碍,则无屈曲之象矣。若洪盛而中按重按益实, 指下累累如寻贯珠薏苡子状者,皆有形之湿热,蕴积于经脉之中, 非火证也。
以上捃拾历代名医之言,以详火证形成之因与辨脉之法。熟读深思久而自得其要,实不可认为雕虫小技加以轻视之也。 今以仲景飞伤寒杂病论)论火证治概要集其大成, 与 (水证论)遥相呼应对比发挥,以穷火证治疗之秘, 质诸临床,谅不无小补也。
第一节
火郁证治
一、 病理: 火邪蕴郁于胸膈之上, 或下至胃之上脘。火郁则气结,气火交郁发而为病。
二 症状: 火郁在于心胸, 可见心烦胸窒, 或者"心中结痛"。火郁之心烦,非同一般。 古人称之谓"懊秾"。 指烦郁特甚,坐卧不宁,使人难以忍耐,口不能述其状,手不能指其苦,乃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火郁症状。
三、 治法: 解郁清火
四、 方药: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个,擘, 香鼓四合, 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为二服,温进一升,得吐者止后服。
五、 方义: 栀子气味苦寒, 因其体轻走上, 屈曲下行,清火宣热,善开火郁而治懊秾心烦; 豆豉味苦气轻,擅宣热透表以解邪热之郁。两药相须相使, 清中有宣, 宣中有降,能使郁解烦清,气机通畅,则懊侬心烦,"身热不去"等证自然迎刃而解。
六、 煎服法: 本方应先煎栀子后内豆豉。先煎栀子取味苦而清上,后内豆豉取其气轻而扬, 以尽轻灵透剔,解郁开结的作用。
方后注:"得吐者止后服", 是药后火郁得宣, 正气拒邪外出的反映。
七、 加成法: 此证兼见"少气"的, 为火邪伤气, 则加甘草补之; 兼见呕吐的,为火邪动饮, 则加生姜散之; 如果兼见腹胀满的,但二便尚调,此为火邪下传至胃, 胃气不和所致, 不用大黄之泻,亦不用豆豉之宣,只用栀子清热除烦, 另加姜炙厚朴 枳实利气消满则愈。如果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劳作过早,动阳生热,使在经未了之邪热得逞而疾病复发。证见发热,心烦、 眠食欠佳,此即"劳复"之证。治以栀豉汤原方加枳实三枚,炙, 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 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如果因于饮食不节,内有宿食而腹满胀痛,脉滑苔黄者,可加大黄导滞下积以去食结; 如果伤寒发热不退,邪气在表,误用下法清热, 而身热不去, 心微烦, 而大便下利,可用栀子,干姜清上温下, 寒热并用而不悖。
余在临床治儿科感冒发热烦啼,咳嗽不已, 舌红脉数,用桑菊饮加生山栀3克,淡豆豉3克; 湿温病周身疼痛,发热胸满心烦,舌苔白厚而腻,治用三仁汤加生山栀6克, 淡豆豉6克; 少阳病,胸满而烦,口苦不欲饮食,于小柴胡汤中加生山栀6克,淡豆鼓6克,这对清热解郁除烦,以治胸膈凝滞之火邪, 不可不知。
第二节 燎面证治
一 病理: "燎面"又称"面热"。 (针经方 云: ”面热者, 足阳明病。" (张氏医通)说:"饮食不节则胃病, 胃病则气短 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火上行,而独燎其面.。 余细察此证,古人认为阳明胃火上走于面,其实而又与肺热往往相并,或时疫客于高巅相互为病。
二, 症状: 满面灼热如同火烤, 面色缘缘正赤,有时可兼见面部既热且痒,每以饭后发作为明显, 大便干燥, 脉来滑数,舌
三、 治法: 清泻肺胃积热
四、 方药: 加味调胃承气汤
大黄、芒硝、炙甘草 黄连、 水牛角、 枇杷叶、 黄芩。
五方义:调胃承气汤泻阳明实热; 黄连黄芩、水牛角枇杷叶以清心肺之热,使火热之气不上燎于颜面则愈。如果服药有效而不除尽,可兼用普济消毒饮则愈。红苔黄。
第三节
火邪脱发证治
一、病理:发为血余,而主于心,心主血脉,血润则发荣,血燥则发焦,焦则脱落。
二、 症状: 头皮苦痒, 渗出脂溢,每晨起则枕巾落发成绺,日久可致斑秃。脉数舌红,伴有便秘心烦等证。
二、 治法: 清火凉血
四 方药: 三黄泻心汤: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五、 方义: 三黄泻心火以下行, 则心之阴血得宁。 血宁则能滋养毛发,而头皮不痒,脂液不渗而发亦不脱。
六 治验: 某饭店余某, 男, 42岁。患脂溢性脱发,每晨起则见枕席之上落发片片,因之头顶光秃而人亦苍老许多。经人介绍,前来诊治。 余问曰:"头皮痒否? 答: 甚痒。问:头皮所出脂液味否? 答: 以指甲揩而嗅之, 似有臭味。切其脉数, 视其舌绛,乃命侍诊学生书三黄泻心汤予服。学生执笔不解用方之旨,三黄泻心汤能治脱发耶? 余晓之日: 发名"血余",而主乎心,其人头皮甚痒, 是为心火上炎, 脂液味臭, 乃火之味矣。脉数舌绛,非心火独旺而何?,一火伤血, 则血不荣发,反为焦灼之变,是以毛脆发脱而为病也。今用三黄泻心汤, 皆苦寒之药,大能清心凉血,使心血能上荣于发, 则发必不脱落。
患者服药三剂, 大便作泻, 小便黄甚,然头皮之痒立止,而发从此不脱。
第四节
吐衄证治
一 病理: 火证吐衄之理, 阳盛生火, 火迫血阴而不藏于脉乃有吐衄之变。 (金匮)所谓.心气不足, 吐血 衄血",心气不足.,心之阴气不足也,阴不足则阳独盛, 血为热迫妄行而作吐衄。
二 症状: 吐血 衄血, 舌红面赤, 心烦口渴, 尿黄便干,脉数或洪大。
三、 治法: 清热泻火, 凉血坚阴
四、 方药: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
五、 方义: 方中芩连清热降火, 泻心经之热,则心血自宁;大黄苦泻,引血下行而不上涌。方名泻心,泻心即泻火之义。
六 治验: 某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侯某, 突患鼻衄, 势极凶猛,自用油纱条封堵不住,反从口腔溢出。 脉来数大, 舌苔薄黄,证为阴气不足,火热有余。
为疏三黄泻心汤, 服两剂衄止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