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针灸临床中,辨证、选穴配穴、手法是取得疗效的三个重要环节。在系统学习经络理论后,如何在实践中选择适宜的腧穴,灵活配合,对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中,常常选用两个穴位组成一组对穴,针对一类“症候结构”配伍其他腧穴灵活运用,收到较好效果。还可以在治疗前后对照主症的变化,检验“辨证”的准确与否。 一、对穴的涵义 对穴是根据中医的经络气化理论及腧穴特性,在应用古代经验穴组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针对某一类疾病的病机有较好的调整、治疗作用的穴组,临床检验确有效验。通常两个穴位为一组。 对穴是一个新的腧穴配伍概念,研究对穴并在临床不断加以总结,可使我们更加深入认识腧穴特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二、临床常用对穴 (一)调整脏腑气血 1、大陵、尺泽 功效:清泻心包、肺、胃郁热。 主治:咽干、口鼻干燥、音哑、胸痛、口苦,甚则鼻舌生疮、便秘、溲赤、咳吐浓痰等症。 穴性分析: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输土穴,具有清泻心包热邪的特殊治疗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喉痹、口干、胸胁痛。《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心胸疼痛、两胁攻注。《针灸学》记载:主治心肌炎、胃炎、扁桃体炎、失眠、肋间神经痛。 尺泽为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有清热润肺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喉痹、口舌干、咳嗽唾涎、心痛、肺胀膨膨缺盆中痛,心烦闷乱。《针灸学》记载: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咯血、咽喉肿痛。 两穴的主治部位都是咽喉、肺、胃、胸,其症状性质都是热证、实证,配合应用加强了清热泻火的作用。 2、太渊、太白 功效:健脾补肺。 主治:由于肺脾两虚、肺气不降、肺气不运而出现的气短、喘息、面肿、胀满、乏力纳少、二便不利(或遗溺不控)等症状。 穴性分析:太渊为手太阴肺经的原穴、输土穴、脉会,有补肺益气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喘不得息、卒遗矢无度。《循经考穴编》记载:头风面肿痛。《针灸学》记载:哮喘、肺结核。 太白为足太阴脾经的原穴、输土穴,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腹胀食不化、呕吐、泄泻、大便难、膝股酸、转筋、身重。《循经考穴编》记载:胸腹胀、脚气。 两穴配合,对肺脾两虚的纳少、乏力、腹胀、中满等症可以起到培补的作用。 3、通里、照海 功效:交通心肾。 主治:由于肾水不足、心火不降而出现的失眠、舌强语涩,甚至心神浮越、呆痴、烦躁不宁等症。 穴性分析:通里为手少阴心经的络穴,可泻外腑之有余,补本经之不足,能调整心经之虚实。《针灸聚英》记载:主治懊?、暴喑不言、喉闭少气。《针灸学》记载:主治怔忡、少气遗溺、心悸、心痛、心动过缓、神经衰弱、癔病性失语、精神分裂症。 照海属足少阴肾经,为阴跷脉的起点,具有疏通少阴、引心火下行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咽干、心悲不乐、四肢懈惰、嗜卧。《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溺难、女子淋沥、月水不调。《针灸学》记载:主治咽干、喉炎、扁桃体炎、神经衰弱、癔病。 临床应视心经之虚实而施补泻。照海常用补法,有较好的安神、宁志、清心益肾的作用。 4、太溪、太冲 功效:固元、平肝息风。 主治:上实下虚证,肾虚、肝阳上扰出现的眩晕、失眠、耳鸣、遗精、上逆呕吐等。 穴性分析: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输土穴,有滋阴润燥、补肾固元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足寒至节、喘息呕吐、默默嗜卧、大便难、瘦瘠。《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肾家虚冷、阳痿不起,或肾家邪实。《针灸学》记载:主治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牙痛、耳鸣、神经衰弱。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输土穴,有平肝息风、活血通络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胸胁支满、大便难、小便不利、呕逆。《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行步艰难、脚软无力、两丸骞缩、五指拘挛。《针灸学》记载:主治头晕、眩晕、高血压、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酸痛。 两穴配伍,补太溪、泻太冲,用于虚性头晕、眩晕呕吐等症,有明显的降逆、安神、培补下元的作用。 5、神门、三阴交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主治:由于心脾不足、血不养心而出现的心悸、怔忡,神不守舍而出现的失眠、多梦等症。 穴性分析: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输土穴,有安神、宁心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狂悲笑、心性痴呆、健忘心烦。《针灸学》记载:主治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脏病。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三阴经的交会穴,有健脾化湿、疏肝补肾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脾胃虚弱、经脉虚耗不行。《针灸学》记载:主治神经衰弱、腹胀腹痛、湿疹。 两穴配伍具有明显的养血安神的效果,是临床治疗心脾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的基本方。 6、内关、蠡沟 功效:疏散厥阴郁热。 主治:月经不调、精神疲劳,缺乏运动引起的疾病(热象少)。 穴性分析: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甲乙经》记载:主治心澹澹而善惊恐。《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主治心中暴痛,虚则心烦。《针灸大成》记载:主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蠡沟为足厥阴肝经的络穴。 同名经络穴相配,可以疏通厥阴之络的气血,通过络脉系统将厥阴瘀滞与邪气转输至相表里的少阳经。因此针对厥阴瘀滞所致的病症效好,如精神疲劳、虚烦、萎靡不振等厥阴失畅之疾。 7、大陵、行间 功效:清化厥阴之热。 主治:月经不调、经前综合征等伴有烦躁和热象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血管紧张性头痛、小儿多动症、焦虑烦躁等疾患。 穴性分析: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输土穴,为火经子穴。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为木经子穴。两穴配合擅长清解厥阴之热,具有很强的清热、行气、化瘀的作用,可用于厥阴郁热的各种病症。 内关、蠡沟与大陵、行间两组腧穴虽都为厥阴经配穴,但内关、蠡沟偏于对气机的调整,解郁疏通;大陵、行间则偏于清热。临证需详察病机,与病症病机契合方能取得良效。 8、血海、曲池 功效:养血化瘀、行血活血、调和营血。 主治:营血不和所致的皮肤疾患。 穴性分析: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以清泄大肠风热,清热救燥,使肺气宣降通畅,具有调和营血的功效。《马丹阳十二穴歌》记载:主治偏风手不收,遍身风癣癞。《百症赋》记载: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 血海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功能清血热,散风祛湿,调经止血。善治因营血有热而致的皮肤瘙痒、湿疹、隐疹、荨麻疹。 两穴配合对于营血不和而致的皮肤疾患效好。 9、阴郄、复溜 功效:交通心肾、益气敛汗。 主治:常用于小儿脏腑失调而致心肾阴虚的多汗、多动。 穴性分析:阴郄为手少阴心经之郄穴,益心行气,以心阳(火)约束肾阴(水)。复溜为足少阴肾经经(金)穴,为肾之母穴,可滋补肾阴。两穴配合可益气滋阴,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 10、尺泽、复溜 功效:滋补肺肾之阴,金水相生。 主治:慢性过敏性哮喘。 穴性分析:肺为肾之母,复溜配尺泽为母子经腧穴配伍,即尺泽为肺(金)经之水穴,复溜为肾(水)经之金穴,有“金水相生”的作用。临床常用尺泽、复溜配伍治疗过敏性疾病。因为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吸进的空气含氧气和其他物质,肺需要把空气过滤(“灌渗”)才能吸纳氧气(中医称之为“真气”或“清气”),而排出对身体没有用的物质。此过滤(“灌渗”)功能依靠肾的原气,即对吸进来的空气有选择能力。这种选择能力一旦因肾虚而降低,即可出现西医学所称的“免疫力降低”。由此可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肺肾两脏有关。 11、足三里、曲池 功效:行气养血,促进营卫的化生。 主治:全身营养吸收功能低下所导致的病症。 穴性分析:足三里与曲池为手足阳明经合穴,可以调整阳明经气化状态,改善中焦脾胃化生营卫的能力,对营养物吸收功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全身营养状态低下、肠胃吸收功能障碍,取之有显著功效。 12、复溜、行间 功效:滋阴潜阳、养肝柔肝。 主治:肾阴虚兼有肝阳上亢的虚性高血压、糖尿病。 穴性分析:复溜为足少阴肾经经(金)穴,肾(水)的母穴;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火)穴,肝(木)的子穴。两穴配合可滋补肾阴以柔肝,又可清泄肝热以潜肝阳。对肾阴虚兼有肝阳上亢的头晕、耳鸣、面赤、口干等虚性高血压、糖尿病更加切合病机,功效比太溪、太冲的组合更佳。 (二)疏通经络结滞 1、支沟、阳陵泉 功效:疏泄少阳郁结。 主治:由于少阳失其转输功能引起的气滞胁痛、便秘、腹胀,妇人经前乳胀胸闷、经行不畅等症。 穴性分析: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火)穴,有化滞散结、通导肠胃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热病汗不出、胁肋痛、心闷不已。《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上焦胁肋疼痛、胸膈闭闷、下焦便秘、中焦霍乱呕吐、妇人经阻。《针灸学》记载:主治心绞痛、胸膜炎、乳汁分泌不足、习惯性便秘。支沟、阳陵泉组合对肋间神经痛、胆绞痛、便秘等症,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中脘、丰隆 功效:除湿化痰。 主治:湿痰阻遏中焦而致胸闷腹满、呕逆、便溏等症,喘咳、倦怠不食等症。 穴性分析:中脘为任脉穴、胃募,手太阳、手少阴、足阳明、任脉之会。有调胃降逆、燥湿化痰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气心痛、伏梁、食饮不化、喘息不止、不可俯仰。《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中土停寒、腹痛腹胀、霍乱翻胃、疟痢癖积、饮食难化。《针灸学》记载:主治胃炎、胃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精神病。 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有化痰湿、宁神志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风痰头痛、风逆四肢肿、厥逆、怠惰。《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哮喘气急、一切风痰壅盛、头痛头眩。《针灸学》记载:主治咳嗽、痰多、头痛眩晕、四肢肿、经闭等。 中脘、丰隆是临床化痰、燥湿的重要对穴,常与其他健脾、散风、益气的腧穴配合应用。 3、建里、足三里 功效:温健脾胃。 主治:由于脾胃虚弱出现的腹痛、便溏、不嗜食、自汗、倦怠等症。 穴性分析:建里为任脉穴,有建中升阳降逆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腹胀、身肿、心痛、上气、腹中痛、呕逆、不嗜食。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土)穴,有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胃中寒、脏气虚惫、食不下、胃气不足久泻痢。《针灸学》记载:主治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急慢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小儿消化不良、虚弱、贫血、过敏性疾患等。 两穴组合对神经性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4、人中、委中 功效:疏通太阳经气、理气止痛。 主治:由于闪挫、风寒伤络、太阳经脉郁滞引起的腰背拘急疼痛、不可转侧。 穴性分析:人中为督脉腧穴,有开窍、镇静、止痛的作用。《针灸学》记载:主治休克、昏迷、癔病、急慢性腰扭伤等。 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土)穴,亦为血郄穴,有泄热、活血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腰痛不能举体、小腹坚满、腰挟脊沉沉然。《针灸学》记载:主治腰背痛、腰背强痛等。 两穴相配,可以治疗因闪挫、风寒伤络、太阳经脉郁滞所引起的腰背痛。 5、腕骨、京骨 功效:温阳行气、濡养筋骨。 主治:慢性颈椎病。 穴性分析:腕骨、京骨为手足太阳同名经原穴,具有温阳行气的功效。太阳经筋行经背部,手太阳分布于颈肩部。二者经脉及经筋病症中均有类似内容,如“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足太阳经筋病),“肩似拔、臑似折”(手太阳经是动病),“绕肩胛引颈而痛”(手太阳经筋病)等。太阳经原穴相配可以使太阳经气运行加强,使经筋得到阳气温养,筋骨得其濡润,对于长时间的筋骨劳损如颈椎病可有“治本”的功效。 6、后顶、后溪 功效:宣通督脉、行气通阳、濡筋通络。 主治:颈椎病筋脉失调。 穴性分析:后顶穴居头部顶枕骨性缝隙交会之处,是督脉发生变动、异常的重要反应穴位,也是激发督脉经气的重要施治穴位。对头、项、胸、背、腰等经脉所过之处的经筋有益气、行阳、通阳的显著功效。后溪为手太阳之输,对于分布于颈肩部的经筋具有濡养行阳的作用。后溪又通督脉,与后顶相合增强对督脉的宣通作用。 (三)调和气机 1、璇玑、巨阙 功效:宣导宗气。 主治:由于宗气不宣引起的痰饮咳喘、胸背满闷、吐逆、癫痫。 穴性分析:璇玑为任脉穴,有宣畅胸阳、降逆止咳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胸胁支满、咳上气、喉鸣、喘不能言、喉闭咽痛、水浆不下、胃中有积。《针灸学》记载: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贲门痉挛等症。 巨阙为任脉穴,亦为心之募穴,有和胃利膈、调气安神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上气咳逆、胸满短气、胸痛彻背、胸中痰饮、膈中不利、惊悸、发狂。《针灸学》记载:主治胃痛、呕吐、膈肌痉挛、胆道蛔虫、癫痫、精神病等。 两穴相配,主要用于膈肌、食道、贲门痉挛等胸膈部的神经病症。 2、气海、然谷 功效:益气助阳。 主治:由于下元不足引起的小腹寒痛、遗尿、阳痿、白带等症。 穴性分析:气海为任脉穴,有补肾虚、调气机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脏虚气惫、真气不足,脐中冷气痛、赤白带下、月事不调。《针灸学》记载:主治神经衰弱、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痛经、肠麻痹、遗尿、尿频、遗精、阳痿等。 然谷为足少阴肾经的荥(火)穴,有补肾助阳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心恐惧如人将捕之、涎出喘呼少气、寒疝、淋漓白浊、男子遗精、女子无子、阴挺出、月事不调。《针灸学》记载:主治咽喉炎、膀胱炎、月经不调、糖尿病。 3、内关、内庭 功效:调气和中、疏通郁滞。 主治:由于胃受暑邪而出现的吐、泻交作,饮食不能入口,入口即吐,甚则四肢逆冷等症。 穴性分析: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有清心包暑热、理气降逆的作用。文献记载,有降逆止呕等作用(参看内关、公孙对穴解)。内庭为足阳明胃经的荥(水)穴,有清暑泄热、理气止呕的作用。内关、内庭分属厥阴与阳明,在气机运行上同属“阖”,两者结合可以宣散疏导气机郁结。 4、合谷、太冲 功效:宣散瘀滞、宣发卫阳。 主治:由于气虚或寒邪阻滞,卫阳不能宣通而出现的四肢寒痹,甚则气闭厥逆不识人。开“四关”可通阳行气、散寒止痛、回厥救逆。 穴性分析: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有开窍、行气、通络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口噤不开。《循经考穴编》记载:主治狂邪癫痫、头风目疾。《针灸学》记载:主治感冒、中风口噤。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土)穴,亦为原穴,有平肝疏风、通络理气的作用。《针灸聚英》记载:主治肝心痛、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参看太冲、太溪对穴解)。 5、商阳、厉兑 功效:清泄阳明、燥湿止痒。 主治:因阳明经湿蕴热毒而出现牙龈脓肿作痛,湿疹痒痛,夜眠不宁等症。 穴性分析: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金)穴。有泄热消肿的作用。文献记载,主治胸中气满、口干齿痛、耳聋颔肿、咽炎、扁桃体炎等。 厉兑为足阳明胃经的井(金)穴。有清泻胃火、燥湿消肿的作用。文献记载,主治心腹胀满、水肿、面肿、多梦好卧、口?唇胗、牙痛喉痹、鼻衄、便秘等。 6、长强、鸠尾 功效:调任督、和阴阳。 主治:由于阴阳失调而出现的夜不能寐、昼嗜卧、重阴发癫、重阳发狂等病症。 穴性分析:长强为督脉的络穴,亦是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的会穴。有固精益阳的作用。文献记载,主治小儿囟陷、惊恐失精、惊痫狂病、阳痿遗精、脱肛阴痒。 鸠尾为任脉的络穴,也是膏之原。有降逆和阴的作用。文献记载,主治胸满咳呕、唾血、心惊悸、精神耗散、心中气闷、不喜闻人声、脏躁等。 7、至阳、内关 功效:宣通胸阳、通利胸膈。 主治:胸阳不足之胃痛、胸痛、胸闷。 穴性分析:至阳穴居第七与第八胸椎棘突之间,与横膈相对,心、肺、胃脏腑之间的气机阻滞可直接沿组织间隙反应于至阳。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之络,通阴维脉,通络理气,亦与胸膈之气相通,有和胃降逆之功效。二穴配合可以开通胸膈,鼓舞胸阳之气,用于胸阳不足、气机阻滞引起的胃痛、胸痛、胸闷等症。 8、大椎、后溪 功效:调理营卫、温阳解表散寒。 主治:阳虚外感、周身疼痛、汗腺功能异常。 穴性分析: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振奋全身阳气的功效。大椎穴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甲乙经》),具有调理营卫、解表散寒、升阳益气、宣阳解表的作用。后溪为手太阳之输,通督脉,亦能通阳散寒。二者配合更加增强大椎的行阳散寒之力,对于抵抗力降低所致的易感外邪而反复感冒,可增强机体祛邪外出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