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郁热和瘀热是《伤寒论》中两个不同的病理概念,其中“郁热”一词在原文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只是我们在阐述《伤寒论》中某些病因病机变化时引入的一个概念。如在解释栀子豉汤证病机时,“无形之热郁滞胸膈,郁热扰心而生虚烦”治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而“瘀热”一词在原文124,236和262条中明确提到,在解释“瘀热”时,教材只是简单讲“瘀热是邪热郁滞在里”,这样似乎难以恰当的阐明太阳蓄血证和湿热发黄证的病因病机。 郁热应该很容易理解,就是热郁不得外越,“郁谓奔迫也,气之为用”,郁,是致塞、气机不畅的意思。正如仲景在48条所讲“阳气怫郁不得越”,刘完素“阳气怫郁论”,我们常常讲“风寒之邪郁而化火”“情志郁而化火”“湿邪郁而化火”等一些说法,应该都是邪气阻滞气机,气机不畅而郁,郁而化火,而成为一种热邪。而瘀热,我觉得是涉及到血分的层面,毕竟在中医学理论中,最常提到“瘀”字的就是血了,所以“瘀热”一词是特指邪热瘀滞在血分的病理状态,应该常伴有血瘀的存在,而郁热一词就没有什么特定的部位而言,所以我们用郁热的频率远远大于瘀热,与这不无关系。正是由于瘀热是热邪郁滞血分,血与热相搏结,既有热又有瘀的病理状态,故在太阳蓄血证中“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解释太阳表邪不解,邪气随经入里,郁而化热,热与瘀血结于下焦,而出现发狂,少腹硬满的症状,治以破血逐瘀,血行则热随血散,瘀热自除。可是在阳明湿热发黄证的条文中并没有关于血分症状的描述,为什么在这里也用瘀热呢?联想一下发黄证的症状,全身上下,口眼一身俱黄,身黄如橘子色,必然是湿热熏蒸肝胆,致胆热液泄,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流于周身,泛溢肌肤所致,而且在治黄三方“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都用栀子,大黄,连翘,赤小豆等血分药,也佐证其有血分的病机。当代著名医家关幼波于黄疸病的辨治,提出了“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他以黄疸病是“湿热蕴于血分”为根据,主张“治黄必治血”,并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凉血活血、养血活血、温通血脉等不同的血分药物的方法。实践证明,血分药物的运用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有利于肝脾肿大的回缩,可以祛瘀生新,促进机体的康复。 简单总结一下,太阳病或因误治,导致邪热内陷入里,不得外越,发为郁热,热在上焦胸中时,若热与有形水邪结,则发为热实结胸证,若无有形水邪相结,则发为郁热扰心的虚烦证;热在中焦时,若热与湿结,发为湿热发黄证,若无有形湿邪相结,则发为痞证。 来自: 李香愚 > 《經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