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市有限公司
豫西药网
广告业务:13537843994
产品业务:18864148056
  •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药物敷灸――吴茱萸灸 .艾灸灸法

来源:0
时间:2021-06-10 11:09:45
分享到:

【概述】

吴茱萸灸是用吴茱萸研末调敷穴位,使之发泡从而治疗有关疾病的方法。本法古人已有应用,如《濒湖集简方》中以“茱萸末,醋调涂足心”治疗口疮口疳及咽喉作痛。《种福堂公选良方》中也提到了用吴茱萸灸来治疗鼻衄。

  

药物敷灸――吴茱萸灸 .艾灸灸法

【功效】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适应症】

高血压病、消化不良、脘腹冷痛、胃寒呕吐、虚寒久泻、小儿水肿、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黄水疮、口腔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症。

【灸材准备】

吴茱萸粉,胡椒,凡士林,消毒敷料,研钵,醋,橡皮膏等。

【施灸方法】

1)吴茱萸粉灸

灸药制备:吴茱萸适量,烘干,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具体操作:每次35g吴茱萸粉,用食醋调成糊膏状。或者直接置于穴位,上用油纸或塑料薄膜覆盖,用橡皮膏固定;或者加温到40℃左右,平摊铺于约0.5cm厚的2层方纱布上,然后将四周折起,贴敷于穴位,用橡皮膏固定。1224小时后取下。每日或隔日1次,710为一个疗程。也可与黄连合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两者共研成细末,加醋调成糊膏状,敷于涌泉穴即可。

2)吴茱萸药锭灸

灸药制备:吴茱萸30g、胡椒30粒、凡士林适量。将吴茱萸、胡椒碾成细粉,每次以凡士林作为基质,制成每粒含药粉1g的锭。备用。

具体操作:先将所选穴位消毒,然后在该处放一枚药锭,上盖胶布加以固定。敷灸1224小时后换药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日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贴药时间过久,药膏可能引发皮肤破损,要注意考虑患者不同的体质,特别是有些对刺激比较敏感的患者,如果贴药后患处局部出现灼热发红、或轻微刺痛,即可将所贴药物自行除去。

2)成人的施灸时间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酌减,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后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要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搽烫伤软膏,同时戒食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腐等易化脓的食物。

3)如果皮肤出现过敏,可搽抗过敏药膏,并戒食鱼虾、生鸡蛋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4)贴敷时忌冲凉,忌过度劳累。除个别疼痛较重对症处理外,其余不配用任何疗法。

【经验辑要】

1)《太平圣惠方》:“四肢逆冷,用茱萸一升,酒拌,绢袋两个,包蒸极热,更互熨足心,候气透,痛亦即止,累有效。”

2)《太平圣惠方》:“乃初生受寒所致,用吴茱萸、硫黄各半两,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

3)《外治寿世方》:“妊娠目鼻咽喉唇口诸病,孕妇专以清热为主。目鼻诸病多属热,用吴茱萸(五钱)研末,好温醋调敷两足心,用布包好,过一日夜,足心如觉发热即愈。”

4)《医学正传》:“耳聋,以茱萸、乌头尖、大黄三味为末,津调贴涌泉穴,以引火下行。”

5)《濒湖集简方》:“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

6)《卫生易简方》:“治小儿心有客热,满口生疮用吴茱萸为末,米醋调涂脚心亦可。”

【灸法备注】

吴茱萸敷灸是应用芸香科常绿灌木吴茱萸的成熟果实,外敷以治疗病证的一种外治法。吴茱萸出自《神农本草经》,性辛味苦、温,有毒,入肝、胃经。吴茱萸所含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挥发油,能够有效地驱除胃肠气体、抑制异常发酵及扩张血管。与醋相配伍,能产生温和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和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机制,温通经脉,从而减轻乃至消除人体上部毛细血管病理异常的扩张和收缩,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使炎症、过敏性肿胀消退。现代医学表明,药物的透皮吸收主要是通过表皮角质层细胞、细胞间隙及汗腺、毛囊、皮脂腺吸收。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另外,吴茱萸能够促进局部血管扩张,使皮肤充血,血流量增加,而吴茱萸粉贴敷的原理正是,不仅利于药物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药物的运转和利用。

现代吴茱萸灸在方法上和治疗病证的范围上都有一定的扩展。如方法上包括单味和复方,调敷除醋调还有以凡士林为基质的。

给文章一个赞赏吧
扫一扫,快速掌握相关攻略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公众号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公众号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小程序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小程序



豫西客服
营销顾问
13537843994
微信hu578155307
0.4378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