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概述】 敷灸是指将艾绒加适量的水或药液再加热后敷于穴位,通过湿热刺激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艾灸法,属于铺灸法的范畴。其中较多的是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后皮肤可起泡,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一般多用单味药,也可用复方。该灸法既包括古代之“天灸”,也包括现代之“药物发泡”和部分“药物敷贴”疗法。常用的有蒜泥灸、白芥子灸、斑蝥灸、毛茛灸、旱莲草灸、白胡椒灸、甘遂灸、威灵仙灸、吴茱萸灸、蓖麻仁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生姜灸、葱白灸、半夏灸、小茴香灸、五倍子灸,丁桂散灸、芫花灸、葱鼓糊灸和巴豆霜灸等。
【功效】 温经通络,活血止痛,回阳固脱。此外不同的药物敷灸具有该药物对应的功效。 【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流行性腹泻、急慢性扭挫伤、胃痛等。 【施灸准备】 艾绒,十滴水,红花油,生理盐水,正骨水,酒精灯,镊子,火柴,线香,灰盒等。 【施灸方法】 取精制的艾绒3~5g,放在金属小盆内,用酒精灯加热,再加适量生理盐水或药液(如:十滴水、红花油、正骨水等,依病证而选用),搅拌均匀,继续加热。大约经过1~2分钟用手取出艾绒,挤压到不滴水、不烫手程度,放在患者选定的穴位,用胶布加压固定,12~24小时后取下。每次可取一穴至数穴,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1)加热艾绒时,火不宜太大,以免烧伤。 (2)敷贴穴位时,艾绒内所含水分不宜过多,以免胶布脱落。 (3)对艾叶过敏者不宜使用本法。 【经验辑要】 (1)《本草纲目》记载用五倍子敷灸治疗自汗、盗汗:“常出为自汗,睡中出为盗汗,用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 (2)《本草纲目》记载:“鹅掌风病:蕲艾真者四五两,水四五碗,煮五六滚,人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二层缚之,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热”。 (3)《卫生鸿宝》载:“治冷哮法:白芥子净末、延胡索各一两,甘遂、细辛各五钱,共为末,入麝香五分,杵匀,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二炷香足方去之。十日后涂一次,二次病根去。” (4)《理瀹骈文》:“痨瘵用大蒜擦脊梁,名水灸”. 清代叶桂《种福堂公选良方》提到治鼻衄:“用生吴萸研末,津调,涂足底心涌泉穴上” (5)《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主疟,令病者取一握,微碎,缚臂上。和子姜捣涂腹,破冷气。” 【灸法备注】 敷灸法是指将艾绒加适量的水或药液再加热后敷于穴位,通过湿热刺激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艾灸法,属于铺灸法的范畴。本法虽为现代针灸工作者所研制,但其源则可追溯到古代,明代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载:“鹅掌风病:蕲艾真者四五两,水四五碗,煮五六滚,人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二层缚之,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热”。与本法颇相似。经研究野艾叶水煎剂对细菌包括多种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