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概述】 太乙针灸,又称太乙神针,是一种药艾条实按灸疗法。清代的韩贻丰所撰的《太乙神针心法》(1717年),是最早问世的关于太乙针灸著作。之后,有范毓镝的《太乙神针附方》、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及孔广培的《太乙神针集解》等都对该法做过论述,但各家对艾绒中所掺药物,所载不一。
【功效】 通经活络、散瘀活血、温中散寒、祛风除湿、辟秽解毒、宣痹镇痛。 【适应症】 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风寒湿痹、痿症、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等症。 【灸材准备】 艾绒,硫磺,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生鸡蛋,桑皮纸,火柴或打火机,灰盒,甲紫等。 【施灸方法】 灸具制备:目前大多数医家采取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制法:艾绒100g,硫磺6g,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g。除艾绒外,将上述其他药物研成细末,和匀。取一张30cm见方的桑皮纸摊平铺好。先取艾绒24g,均匀铺在纸上,再取药末6g,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一层桑皮纸,两头约留3cm许空纸,捻紧即成。每次准备2支以上,轮流使用。 具体操作:用针前先审清是何病证,当用何穴位,用墨圈点涂记穴位,将棉布打湿后拧干,用7层按于穴上等候施针。将2支太乙针同时点燃,取其中一根对准穴位或部位放于棉布上,从轻到重逐渐加力按压,使药气温热渐透肌腠,直入病人体内,直至针火熄灭。若病人觉得针处太热,则可将针向外轻轻提起,等热减再灸,如此反复施行。针头的火熄灭以后,则换上另一根点燃了的针照原方法继续进行。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易伤皮肤,起疱,甚则溃烂感染;过低,则药力不能透达,达不到治疗目的。用针的次数,以点燃后施针到压灭算1次,一般以七计数,少则一七(即7次),多则七七(即49次)。 现代有人对此法略加改进:采用特制的黄铜或紫铜作为套筒,筒长约80cm,内径1.8cm。套筒上端,装以铜塞,用螺纹旋紧固定,下端为开口套管,长约6cm,与套筒压紧配合,套管端面用棉布罩盖,并用绳子缚扎固定。使用时,拔下罩有棉布的套筒,装入药艾条(太乙针),然后点燃,装上开口套管,直接安放在选定的穴位上施灸。若患者觉烫,可采取快按轻提,或调节药艾条与棉布之间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暖舒适为宜。每次施灸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除了上述实按热炳之外,还有三种使用方法:一是将针悬起,离布一寸左右,让热力将药气隔布透入,类似温和灸法;二是在所灸的穴位上,覆盖10层棉纸或5~7层棉布,将点燃的艾条火隔着纸或布,紧按在穴位上,稍留1~2秒即起,起来再按,几次后火力减弱再换另一支,交替按压,每穴按灸10次左右,垫布烧焦变黑,而不能使之燃着起火,反复数次后,穴位上即出现大面积温热红润,热力深入,久久不消;三是先切姜片,并在上面扎数个小孔,置于施灸处,另用面碗(即用面粉和水后捏成一酒杯大小的小碗,碗底扎多个小孔),置于姜片上,再将太乙神针的药艾取出,捏成药团,置于面碗内点燃。这样能够收束艾火,使热力集中,不零星散乱,直达病所。 过去对使用太乙神针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施灸的环境、时间,病人的体位、朝向,壮数与年龄的关系,灸后的护理与保养等,由于有些内容目前还不好理解,故一般运用较少。为了治疗的方便,临证时按中医的常规治疗要求进行即可。 【注意事项】 (1)太乙针法是实按灸,温度要掌握好,尤其是不能烫伤骨膜。对初学者更要引起重视。 (2)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 (3)在肌肉比较多的地方施行太乙神针灸法,在肌肉比较少的部位,尤其是头部,尽量少用太乙神针灸法,即使需要使用,所灸的壮数也要尽量减少。 (4)施灸时将面纸或棉布捻紧,以免面纸或棉布烧破,损伤皮肤。 (5)将太乙针点燃时,一定要燃透,否则,面纸或棉布一包,或一按压,容易熄灭。 (6)每壮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分钟,两针交替使用更佳。 (7)太乙针法适应面较广,在配穴组方时,应强调辨证施治。 【经验辑要】 (1)《太乙神针》:“正面穴为,百会、神庭、上星、临泣、客主人、天突、肩k、期门、上脘、中脘、曲池、手三里、气海、中极、关元、风市、内庭、大敦、行间、天枢、尺泽、三阴交也;反面穴为,翳风、大椎、风池、肺俞、身柱、腰俞、膏肓、膈俞、肝俞、胆俞、脾俞、命门、灵台、胃俞、肾俞、环跳、会阳、合谷、腕骨、足三里也。” (2)《理瀹骈文》:“如不知穴,即针患处。” (3)《中国灸法集粹》:“太乙神针,或称‘太乙针’。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药物处方发展的,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是最早问世的太乙神针专著。本来是灸法,为何称为‘针’,因为它的操作方式,很像针法(隔几层纸或布)实按在穴位上的缘故。操作时,用药物艾卷施灸。通用方:艾绒100克,硫黄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10克。上药研成细末,和匀。以桑皮纸1张,宽约30厘米见方,摊平,先取艾绒24克,均匀铺在纸上,―次取药末6克,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1层,两头留空纸3厘米许,捻紧即成。” 【灸法备注】 太乙针灸,又称太乙神针,据《太乙离火感应神针》序,它是来自宋仁宗康定二年,刊于汉阴丛山之石壁上的一篇针灸文章,据说是“神授古方,其能补泻兼行,迎随合度,虽至危急,针无不效”。它是在雷火针基础上改变处方而产生的一种药艾条实按灸疗法。由于雷火神针中的药物,性味皆猛烈、劫制,倘遇孱弱羸怯之躯,贻害不免,故选用“药皆纯正”的太乙神针。 太乙神针虽是灸法,但却像针一样使用,所以将“灸”称之为“针”。而据《太乙神针》周雍和序记载,“太乙”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太乙神针中“药皆纯正”,有如纯正的太乙之水一样,不会伤害人体;二是使用太乙神针的时候,隔布七层,不伤肌肉,与铁针、金石艾灸伤人不同,患者无恐惧感,可以在心态平和的精神状态下进行治疗,使太乙肾水得养,故有此名。 太乙神针实际上是将艾与药相结合,灸与药物透析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既有热温对经络与腧穴的刺激与调动,又有比较多的药物在经络和腧穴处通过皮肤进入体内,这样就会对经络和腧穴产生双重作用。只要使用得法,其治疗效果比其他灸法力量更强,对一些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疾病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从我国清朝开始太乙神针得到比较多医家的认同,尤其是雍正、乾隆年间的《太乙神针》一书,将神针药方和制针方法传授出来,使太乙神针的使用得到更大的流传,在其后的121年的时间里,竟有27个版本出现。专门论述太乙神针的书籍不断出现,使其成为灸法当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艾条灸法,直至现在仍然在使用和发展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