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概述】 细辛灸是用细辛研末调敷穴位从而治疗有关疾病的方法。在《龚氏经验方》与《普济方》中均有该法治疗耳鼻病症的记载。
【功效】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适应症】 适用于鼻塞不通、耳聋、中风卒倒、口疮糜烂等症。 【灸材准备】 细辛,研钵,醋,橡皮膏等。 【施灸方法】 取细辛适量,放入研钵中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为糊膏状。每次用5~10g贴敷在穴位或患处,上面用油纸覆盖,再用橡皮膏固定。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或取一块直径约3cm的圆形胶布,将细辛细末1g放在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穴位上。敷灸时间约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也可根据病情制作成栓剂塞耳,或将细辛末吹入鼻中等。 【注意事项】 (1)该法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所以贴敷的时间不宜过长。根据个人体质的差异来适当增减敷灸的时间。如果患者自觉局部痒痛明显,可及时揭去药膏,不必等到规定的3个小时。 (2)如果敷灸后出现水泡,且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敷料覆盖;万一不慎擦破,应立即涂甲紫药水以防感染。 (3)贴敷时忌冲凉,忌过度劳累。除个别疼痛较重对症处理外,其余不配用任何疗法。 【经验辑要】 (1)《普济方》:“治鼻塞不通: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 (2)《龚氏经验方》:“聪耳丸治耳聋:细末,溶黄蜡丸鼠屎大。绵裹一丸,塞之。” (3)《世医得效方》:“治暗风卒倒,不省人事:细辛末,吹入鼻中。” (4)《杂病治例》:“敷瘠用伤寒汗后法,敷贴细辛、草乌。” (5)《医学纲目》:“三辛散治小儿骨应合而不合,头骨开也,名日解颅。细辛,桂心(各半两)干姜(七钱半)上为末,以姜汁和敷颅上贴之,儿面赤即愈。” (6)《中药大辞典》:“治疗口疮糜烂:取细辛1.5钱,研为细末,分作5包。每用1包以米醋调如糊状,敷于脐眼,外贴膏药。每日一换,连用4~5日。据观察,口疳(即一般口腔溃疡)敷后一般不出4天多能痊愈。小儿高热或泄泻后满口糜烂、流涎特多、痛甚不肯饮食者,用之亦有效果,未见副作用。” (7)《中国灸法集粹》:“细辛灸……如敷涌泉或神阙穴治疗小儿口腔炎。” 【灸法备注】 细辛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全草。味辛,性温,入肺、肾经。功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别录》云:“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本草纲目》云:“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口疮、喉痹、匿齿诸病用之者,取之能散浮热,亦火郁则发之之意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用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惊痫、眼目诸病宜用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及耳窍,便涩者宜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辽细辛含挥发油约3%,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油酚,其他有黄樟醚、优葛缕酮、β-蒎烯、酚性物质等。华细辛含挥发油2.75%,挥发油中主要含甲基丁香油酚(约占50%),还有细辛酮、优葛缕酮、蒎烯、黄樟醚、1,8-桉叶素、1-细辛素(约占0.2%)等。细辛挥发油有表面麻醉作用,但有较强的刺激性,不适宜作表面麻醉剂,用于穴位贴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此外,对体温升高也有降低作用。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之发热,也有抑制作用。 故本法在临床上常用于鼻塞不通、耳聋、中风卒倒、口疮糜烂等证的治疗。亦可用于治疗小儿口腔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