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卫气营血辨证: 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温热病: 是一类由外感温热病邪所引起的热象偏重,并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病症分类: 叶氏应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的分布与生理功能的不同,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的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阐明温热病变发展过程中,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病理阶段: 卫气营血病证,代表着温热病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病理阶段。
卫分证: 主表,邪在肺与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
气分证: 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为邪正斗争的亢盛期;
营分证: 为邪入营分,热灼营阴,扰神窜络,病情深重;
血分证: 邪热深入血分,血热亢盛、耗血动血,瘀热内阻,为病变的后期,病情更为严重。
传变途径: 温热病邪从口鼻而人,首先犯肺,由卫及气,由气入营,由营入血,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深重。
意义: 卫气营血辨证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它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完善并丰富了中医对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和内容。
一、卫分证
定义: 指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常见于外感温热病的初起阶段。
证候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伴有咳嗽,咽喉肿痛。
证候分析:
①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被邪热郁遏,故发热重、微恶风寒;
②温热之邪上扰清窍,则头痛;
③温热病初起,伤津不甚,故口干微渴;
④温热在表,故舌边尖红、脉浮数。温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
⑤温热上灼咽喉,气血壅滞,故咽喉红肿疼痛。
卫分证分类: 可因感受不同类型的温邪而症状和病机不同。
(1)风热犯卫: 肺卫失宣,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微汗或无汗,咳嗽,咽红或痛,鼻塞流浊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暑湿犯卫: 阻遏气机,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重,胃脘部痞满,心烦,口渴,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3)湿热犯卫: 湿遏热伏,气机阻滞,症见恶寒,身热不扬或午后热势加剧,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脘痞闷,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数。
(4)燥热犯卫: 肺失清肃,津伤不润,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伴有皮肤及口鼻干燥,咽喉干疼,干咳少痰,舌红欠润,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辨证早点: 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
二、气分证
定义: 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
证候表现: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见咳喘,胸痛,咳痰黄稠;或见心烦懊憹,坐卧不安;或见日晡潮热,便秘腹胀,痛而拒按,甚或谵语、狂乱,苔黄干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咽干,胸胁满痛,心烦,干呕,脉弦数。
证候分析:
病因病机: 多因卫分之邪不解,传入气分,或因温热之邪直入气分,或气分伏热外发,或邪热由营分转出气分所致,常见于外感温热病极期阶段。
兼证: 根据温邪侵犯肺、胸膈、肠、胆等脏腑,病变部位因温热、湿热病邪性质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症状。
邪入气分,里热炽盛,邪正剧争,故发热恶热;
邪热蒸腾,迫津外泄,则汗出;
热灼津伤,则口渴、尿黄;
热盛血涌,则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1)
若热邪壅肺,炼液为痰,肺失清肃,则咳喘、胸痛,痰黄黏稠。
若热扰胸膈,心神不宁,则心烦懊憹,坐卧不安。
若热结大肠,腑气不通,则便秘腹胀,痛而拒按;
热扰心神,则谵语、狂乱;
燥热内结,故苔黄干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
(2)
若热郁胆经,胆气上逆,则口苦咽干;
胆气郁滞,经气不利,故胸胁满痛;
胆热扰心则心烦;胆火犯胃,胃失和降,则干呕;
胆经有热则脉弦数。
(3)
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气分证,其症状与一般温热病邪所引起的气分证有较大的不同,因湿热交蒸,郁阻气机而表现为发热、脘腹痞满、呕恶、便溏、苔腻等症。
辩证要点: 发热、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为温热类温病的主要表现。身热汗出、脘腹痞满、苔腻为气分湿热证基本表现。
三、营分证
定义: 指温病邪热内陷,营阴受损,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
证候表现: 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病因病机: 多因气分邪热传入营分而成,或由卫分证直接传入营分而成,称为“逆传心包”;亦有营阴素亏,初感温热之邪盛,来势凶猛,发病急骤,起病即见营分证者。
证候:
①营行脉中,内通于心。邪热入营灼伤营阴,夜又与入阴之卫阳相搏,则身热夜甚;
②邪热蒸腾营阴上潮于口,故口不甚渴;
③热深入营,侵扰心神,故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
④邪热入营,灼伤血络,则斑疹隐隐;
⑤营分有热,劫伤营阴,故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辩证要点: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
四、血分证
定义: 指温病邪热深入阴血,导致动血、动风、耗阴所表现的一类证。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
病症分类: 血分证病变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根据病理改变及受损脏腑的不同,血分证可分为血分实热证和血分虚热证。
1.血分实热证
定义: 指温热病邪深入血分,闭扰心神,迫血妄行,或燔灼肝经所表现的证。本证多为血分证的前期阶段。
证候表现: 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者神昏谵语,舌质深绛,脉弦数;或见斑疹显露、色紫黑,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或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
证候分析:
病因病机: 因邪在营分不解,传入血分而成;或气分热炽,劫营伤血,径入血分而成;或素体阴亏,已有伏热内蕴,温热病邪直入血分而成。
证候:
①邪热深入血分,病情更加深重。
②除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等营分证表现之外,还可见血热内扰心神之躁扰不宁,或神昏谵语。
③邪热迫血妄行,溢于脉外,则见斑疹显露、斑色紫黑,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④邪热燔灼肝经,炽伤筋脉,则可引动肝风,导致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等。
病症要点: 身热夜甚、躁扰神昏、舌质深绛、脉弦数与出血或动风症状共见。
2.血分虚热证
定义: 指血热久羁,耗伤肝肾之阴,以持续低热,并见机体失养,或虚风内动等所表现的证。本证多为血分证的后期阶段。
证候表现: 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或见口干咽燥,形体干瘦,神疲耳聋,舌干少苔,脉虚细,或见手足蠕动,瘛疭。
证候分析:
证候:
①邪热久羁,劫灼阴分,余热未清,故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
②伤阴耗液,穷必及肾,上窍失润,则口干咽燥,舌干少苔;
③形体失于充养,故见形体干瘦、脉虚细;
④阴耗精损,不能上充脑髓,神窍失养则神疲耳聋;
⑤肝阴亏损,筋脉失濡,虚风内动则手足蠕动,甚或瘛疭。
病症要点: 低热持续不退与形体干瘦,或手足蠕动、瘛疭等症状共见。
五、卫气营血传变
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病证的转变过程。其传变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一)顺传
定义: 指温热病邪按照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次序传变。顺传标志着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逐渐加重,此为温热病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逆传
定义: 指温热病邪不按上述次序及规律传变。
临床意义: 如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分、血分,出现神昏、谵语等重笃病情。逆传标志着邪气太盛或正气大虚,病势更加危急凶险。
病因: 由于感受温邪的类别、患者体质的差异及治疗的影响等,温热病也有不按上述规律传变的。
传变: 如温病初发在卫分,经积极治疗后疾病痊愈而不向里传变;也有发病之初无卫分证,而径见气分证或营分证;或卫分证未罢,又兼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或气分证尚存,又出现营分证或血分证,称“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
联系: 可见,温热病过程中,卫气营血病证的相互转化形式非常复杂。温热病整个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经常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