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是太阳病。在《伤寒论》里面,太阳病是指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是指正气和邪气的斗争部位在体表所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这些体征综合在一起叫太阳病,也就是说太阳病是一组综合体征,一些临床表现的总结归纳。
那么,什么是太阳病的具体总结和高度概括呢?张仲景在《伤寒论》398条的第一条条文就给出了高度的总结,原文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这么几个字,这就是对太阳病的高度总结。这一个高度总结呢,是指一切太阳病在表的临床表现的共同点。就是只要是太阳病在表的,它一定会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它的至于你是中风还是伤寒,还是其它的,就是仅你独有的这一个临床表现了。但是只要是太阳病,一定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那么如果说是太阳中风证,除了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外,它还会出现有汗,而恶风。除了脉浮以外,它还脉浮缓,这叫太阳中风。如果是太阳伤寒,它除了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外,它还有脉浮紧,无汗而喘这些伴随症状。那么这个呢,就是太阳伤寒症。我们已经讲过多次了,太阳中风用桂枝汤,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啊。也就是说这一句话是太阳病的总纲。所有这一个太阳病的共性就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那么有的人可能就问了。什么叫体表啊?比如说太阳病,它的部位在体表。体表呢,如果是从中医的角度,就有多个方面的,比方说太阳经,它循行在背部啊,体表在皮肤的表面。它这个皮肤的表面,是针对于脏腑在内面而言的,它是指外面啊。表就是外,它是指皮毛、腠理、肌肤啊,这些都是指表,是指表面。有点类似于什么呢?有点类似于一个国家的保卫边疆的部队。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这一个免疫系统,第一道免疫系统,就是邪气来了,防御人体的第一道屏障。
那么当邪气来侵袭人体啊,这个邪气就是指疾病,外感的疾病。简单一点说,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或非流行性感冒。从外入侵到人体的时候,人体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奋起抵抗。那么第一道防御系统,它和病邪奋起抵抗的位置,在最表面一层,在人体的最表面一层反映出来的这个斗争的一些临床表现,我们就称之为太阳病。
那么又由于这个太阳经,我们在六经辨证所说的这个太阳经,主要是指足太阳膀胱经,而膀胱经它外连体表内连脏腑,膀胱经所内连的脏腑当然是指膀胱腑。如果说太阳经就是邪气袭击太阳经在表面这一层的,邪气没有彻底的被太阳经的正气所抵御掉,驱赶掉的话,那么邪气就随着足太阳膀胱经儿导入了足太阳膀胱腑,也就是说,邪气会顺着太阳经到达太阳腑的膀胱,而现太阳病的里证,也就是说太阳病的腑证,而阳经的表面我们称之为太阳的经证。
太阳的这个邪气从太阳经不解,随经入腑,这样就形成了太阳的腑证,也就是里证。所以太阳病也分为经证和腑证。经证也就是表证,腑证也就是里证。
所以呀,这个太阳病从本证的角度,从经证,腑证的角度来讲的话。简单点说就是太阳病,经证主要有两种;太阳病腑症也就是里证,主要也有两种。太阳病经证主要的两种是指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太阳腑证的主要两种是两种情况,是太阳蓄水和太阳蓄血两种情况。
那么在太阳经证正里面呢,中风表虚用桂枝汤,伤寒表实用麻黄汤。也就是说无论你是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传染性感冒和非传染性感冒,也是流行性感冒和非流行性感冒等等等等一些表证,只要属于太阳中风的,都用桂枝汤来治疗,只要属于太阳伤寒的,都用麻黄汤来治疗。它们的鉴别要点是,表实麻黄身无汗,表虚桂枝汗恶风,表实证麻黄是没有汗的啊。
桂枝汤的证是有汗而恶风的,麻黄汤是恶寒而无汗的。这是它们最简单的鉴别要点,但是它们都可以治同一种病。在同一种病,只是在中医上所分的证不同而已。
那么桂枝汤呢,在《伤寒论》太阳篇的经证里面,又讲了很多它的兼证啊。比方说啊,既有桂枝汤证,又有落枕的,我们用了桂枝加葛根汤啊。它的兼证既有桂枝汤证啊,又有点喘的,我们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那么既有桂枝汤证,又身体阳虚的这种情况,用桂枝加附子汤。既有桂枝汤证,但是又出现了心阳不振的这种情况,用桂枝去芍药汤。既有桂枝汤证,又有肾阳虚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那么,对于气血两虚,产后、手术后、大病初愈后气血两虚而感受外邪的,用桂枝新加汤。
那么同样的道理,太阳经证,如果是属于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汤证的话,麻黄汤证出现了落枕的现象,那就用葛根汤。麻黄汤证,如果出现了内面还夹杂有饮证的,就是内面有痰饮的这种,咳泡沫状痰的这样一种,那就用小青龙汤。所以,好多哮喘、咳嗽、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非流行性感冒等等等等,只要伴随有咳痰,咳白色泡沫状痰,想都不用想,它就是麻黄汤的兼证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子,临床疗效可以说效如桴鼓!我常用小青龙汤来治疗哮喘、咳嗽,以及肺癌这一个有胸腔积液的,等等等等。那么如果麻黄汤证出现了内热而烦躁呢?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大青龙汤了,这都是麻黄汤的一些兼杂证,说白了就是它的麻黄汤系列。
好,那么在伤寒表实和中风表虚以外,还有没有其他证型呢?其实是有的啊,但是呢,它又不属于大类。比方说风寒两感,中风的以风为主,伤寒的以寒为主,那么如果风和寒都有呢?但是风邪表现的临床表现,和寒邪表现的临床表现都不全面,一半一半吧。那么这个时候呢,张仲景呢,就创了一个合方。如果风寒两感而出现这种情况呢,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或者说桂枝麻黄各半汤。根据临床表现的不一样,还有桂枝二麻黄一汤,这是关于风寒两感的。比如说是介于中风和伤寒之间的证型,又不能达到中风的这个标准,也不能达到伤寒的标准,于是乎就风寒两感喽,就用两个方子合在一起。用两个方子合在一起治病,特别是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风寒两感引起的皮肤病、荨麻疹,有奇效,当然前提是风寒两感引起的啊。那么这个中风表虚证。
如果有内热呢,可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表实证有内热呢,用大青龙汤。这个是为了对比才把它列出来的,其实它们都可以认为是这个桂枝汤系列,或者是麻黄汤系列里面的方。它们本来是应该单独立成一个,是不应该和中风和伤寒并列的啊,都没有并列的资格。能与中风表虚证和伤寒表实证并列的只有温病。但是这个太阳温病呐,张仲景虽然说了太阳温病,他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他只是提出了温病和风温的概念,并没有提出如何去治疗。所以呢,我们在这里就没有把它列出来,因为整个《《伤寒论》》我们仍然是以狭义伤寒为主。也就是说,并没有明确的专门为温病或者风温而设的方子。如果我们结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来看的话,那么可以认为它是广义的伤寒,因为在《金匮要略》里面有太阳中暍、太阳中湿、阴阳毒等等等等内容。
那么太阳中暍、太阳中湿、阴阳毒等等的话,它就不属于狭义的伤寒了,它应该属于广义的伤寒。所以呢,《伤寒杂病论》这本书,自从分成了《伤寒论》,并提出六经辨证之后,这个《伤寒论》仿佛是论狭义的伤寒,限于这一个外感寒邪在体内的传变规律。但是我们综合看《伤寒杂病论》的话,它又像是广义的伤寒。所以,这个后世把这个《伤寒杂病论》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弊端。我们甚至会误会张仲景的本意,因为张仲景已经提出了温病、风温的概念,按道理它会有(方药)来对应的方药。只可惜由于年代的久远、战乱,这些原文、原书可能脱简了,再加上传抄,后世医家又加一些自己的观点进去,又脱简,又传抄,最后导致我们得到了一本残本的《伤寒杂病论》,还被分成了两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以我们学起来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所以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伤寒》。
好,太阳经证呢,就是指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的在表面的斗争,在体表的斗争。那么,如果邪气客于体表,而太阳的经气无法将之驱赶出去的话,那么这个邪气就会循着这个经而到达膀胱腑。那么到达膀胱腑呢,到了膀胱腑,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邪气到达了膀胱腑,影响了这一个膀胱的气化津液的这么一个功能,而出现了气化不利,而临床表现为口渴,小便不利这些临床表现的五苓散证,这个就叫蓄水证。
那么另外一个情况呢?也有可能太阳经的邪气,它进入到太阳腑之后啊,化热了,化热之后呢,这个热与瘀血相结,形成蓄血证。那么,那么这个蓄血证呢?可以出现“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也可以出现“少腹硬结,小便自利”,也可以出现“大便硬而色黑易解,其人或狂躁,或喜忘,或默默不语如痴者”。说白了,就是热与瘀血相结而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的这一个太阳蓄血证。当然了,张仲景也给出了方子,对于“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的用了桃核承气汤,对于“少腹硬结,小便自利”的用了抵挡汤,对于“大便硬而色黑易解,其人或狂躁,或喜忘,或默默不语或痴者”啊,用抵挡汤或者抵挡丸。这个抵挡汤和抵挡丸是一个汤剂一个丸剂,一个效果会猛一些,一个效果会缓一些啊,急则治以汤剂,缓则治以丸剂嘛。
所以呀,这个蓄血证呢,它有少腹部的瘀血的表现,因此,后世医家把这个太阳蓄血证的这一个临床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比方说,妇人的不孕症、痛经、月经不调,月经过少,只要它是由瘀血引起的,都可以用这个蓄血证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结核、阳痿早泄等等,只要是由瘀引起的,下焦有瘀引起的,都可以用它。当然临证加减也可以治疗子宫肌瘤之类的,因为都是下焦有瘀嘛。另外,由于它蓄血啊,这一个与神志相关啊,比方说默默不得语如痴者啊、躁狂啊、或喜忘啊、其人如狂等等,所以呢,由瘀血所引起的癫狂啊,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我们也有通过太阳蓄血证的方式来治疗的,就是大大地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那么除了经证、腑证以外,太阳病还会有一些变化,比方说太阳的表邪传入到胸中。那么我们刚才说了,太阳的表邪循经入里,传到膀胱腑就形成了膀胱的蓄水证或者蓄血证。如果说它不向膀胱腑传呢,它传到胸中呢?为什么要传到胸中啊?传到了这一个膀胱腑呢,是传到了下焦。
现在为什么会有传到上焦的这么一种情况呢?传到膀胱腑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太阳经它内连膀胱腑,所以呢,它是由表传里,这容易解释。那么为什么它要传到胸中啊?太阳病的邪气传到胸中,出现了虚烦证和到胸中化热与水相结的结胸证。虚烦证呢,用了栀子豉汤类的系列。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麻杏石甘汤,白虎加人参汤,葛根芩连汤,这都是热证啊,都是太阳经证入里化热而出现的热证。但是在这热证当中的虚烦症,是栀子豉汤系列。
为什么要传到胸中啊?说白了,之所以传到胸中的原因是,我个人认为,太阳邪气主一身之表,而肺它主皮毛,司呼吸,从脏腑的角度来讲,整个全身的毛孔都应该归属肺来管辖,所以说太阳经证是从经的角度,从经络的角度是太阳经。如果从皮肤腠理来讲的话,那么这个皮肤腠理是开合,是肺的作用。所以呢,在肌表的邪气,由于肺主皮毛,司呼吸,它与肺的关系很密切,因此它容易传到肺所在的胸中,它与肺是相关联的。
那么当太阳经邪传到胸中化热,那邪热在胸中呢,就导致人发烦。但是呢,只是有热,而没有实质性的其他的情况,而出现了这种烦证,所以呢,张仲景称之为虚烦证。这种虚烦并不是阴虚火热而引起的虚烦,不是这个意思啊,它是邪热引起人发烦而出现的虚烦,所以他用到了栀子豉汤。它的表现是心烦失眠,胸中懊憹,它的原因是热扰胸膈。
第二类是热与水结。那么热与水结这种原因是有很多的。比方说某个病人,本身他胸中就有水湿痰饮内停,这个时候呢,邪气入胸化热,与他本身的水液相结合,就可以形成结胸证。那么这个结胸症呢,又分为胸中结胸的大陷胸丸,以及心下硬满,或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不可禁的大陷胸汤。这种结胸证呐,很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胸膜炎、腹膜炎之类的疾病,而且还有生命危险。但是呢,由于西医的介入,导致了这些结胸证,在临床当中(中医)很难见到了,因为胸膜炎、腹膜炎,一般上都去医院住院了。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大结胸证。小结胸证在临床当中还是存在的比较多的。小结胸证呢,基本上就是痰热互结啊,用半夏、黄连、瓜蒌的这种情况。
另外还有变证。比如说这个误治以后啊,出现了这个虚实寒热,五脏六腑的各种各样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呢,它既不属于六经辨证之内,不属于六经范围之内,而又是临床实践当中客观存在的一些病。所以张仲景把它用变证的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补充这个六经病的不足。
比方说这个由于误治,或者其他原因,或者是本身的体质原因,所出现的,有心阳虚证的桂枝甘草汤证,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汤证呢,就类似于今天的这个西医的这个心悸、心慌、心律不齐等等心脏方面疾病。而桂枝加桂汤呢,是治疗奔豚气的,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癔症,神经官能症。因为他感觉有一股气啊,从他的脐下,肚脐眼以下,直接冲到咽喉部,在西医里面归为了癔症。
另外呢,还有这个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这个是急症,相当于西医里面的一些突发的急症,这个方子是能救命的。另外呢,还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这个是由于亡阳,烦躁不安,在西医里面呢,恐怕要用镇静剂的这个方子啊,这都是与心相关,都属于心阳虚范畴。
那么,另外有三补七消的厚姜半甘参汤属于脾虚的。那么厚姜半甘参汤呢,我曾经用它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不错。以及小建中汤证啊,气血两虚,心悸心烦,胃痛的小建中汤证。小建中汤是我用来治疗癌症放化疗之后的常用的方剂。
另外还有桂枝人参汤证,桂枝人参汤证是寒湿下注,利下不止,这种呢,可以用来治疗由于感受了寒邪,拉肚子根本停不下来的那种,在西医里面相当于肠炎之类的啊。
另外呢,有肾阳虚啊,这个都是变证里面的啊,或者由于本身阳虚,或者由于误下,或者有其他原因,它既不在六经,六经又不能够把它归类,所以呢,只能把它归到变证类。那么有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的干姜附子汤证,那么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的附子干姜附子汤呢,类似于什么呢?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抑郁症,而属阳虚的,或者是更年期综合症等等等等。
神经系统方面的,属阳虚的啊,还有心肾阳虚,水气凌心的啊,这种情况呢,类似于西医的心脏方面疾病的啊,茯苓四逆汤,还有阳虚水泛的真武汤。真武汤身重振振欲擗地啊,这种情况呢,可以治疗由阳虚水泛引起的美尼尔综合症,心脏病,肾炎,高血压,等等等等。
因为它可以治疗眩晕水肿,但是前提下就是阳虚水泛是指又怕冷啊,有寒气水湿在体内在,不同的地方,如果是水湿影响到阳气到头部的,那就振振欲擗地,那么临床上见于美尼尔综合症,颈椎病,高血压,低血压。所以水饮凌心而引起的心悸呢,就类似于心脏病啊,如果水是泛滥到肌肤而形成水肿呢,就类似于肾炎呐,所以真武汤它是只要是肾阳虚,水湿泛滥引起的,无论西医叫什么病啊,都可以用它来治疗,这个我在临床当中百试不爽。
另外还有阴阳两虚的啊,比如说这个芍药甘草汤,这个临床当中用的太多啊,它养阴,它也是缓急止痛的代表方剂,我曾经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过好多疼痛啊,比方说坐骨神经痛,牙痛,头痛,痛经啊,小腿痉挛等等等等。
甘草干姜汤,是治疗阳虚的啊。我们刚才讲的芍药甘草汤治疗阴虚的。那么甘草干姜汤呢,在临床当中治疗这一个肺脾阳虚有寒的这种情况居多。比方说很多人用甘草干姜汤治疗,由于肺脾阳虚有寒而引起的尿床啊,这一个小便不利这些情况。
那么阴阳两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啊,这个就是芍药甘草汤加个附子啊,简单。比如说治疗老年人的这一个所谓的缺钙啊,他说:哎呀我的腿呀,长期抽筋啊,我是不是缺钙了,我要吃钙片。如果老年人他阳虚多,用附子,再把芍药甘草汤加进去,所以芍药甘草附子汤是治疗老年人所谓的缺钙的经典方药啊。说他缺钙了抽筋,是不是血不荣筋,阳虚,阴阳两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奇效。另外还有治疗心脏方面疾病的,炙甘草汤,阴阳两虚的。
那么至于这个张仲景说的脏结证啊,他并没有内容啊。脏结证,他说的是这些脏结都是死证。那么,在桂林版本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里面呢,它竟然把脏结的方子列出来了。而我们给大家的这个表格里面,我们并没有把脏结的方子列出来啊,因为桂林古本的这个版本的伤寒呢,后世医家都认为是伪造的,并不是真的是张仲景的这个手笔。
那么对于痞症,大家可能最耳熟能详的是,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是吧?那么对于痞症呢,我们把它归为,特别是半夏泻心汤这个寒热错杂的这一系列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后世医家把它归为了这一个和解剂啊。为什么后世医家归为和解剂呢?因为它是半上半下,半热半寒之间。而小柴胡汤的和解剂呢,是半表半里之间,忽热忽冷之间。
那么痞症呢?寒热错杂的痞症的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很多胃病,比如说胃癌,胰腺癌啊,肝癌,呕吐,痢疾,拉肚,泄泻,只要属于寒热交错,中焦枢纽失司啊,只要中焦气机不利,气机失司所形成的寒热交错,一但满而不痛的这个寒热交错现象,这些临床表现都可以用这个半夏泻心汤系列,你把它归为痞症。另外还有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这个热痞啊。既有表阳虚的,这个附子泻心汤,以及胃虚痰着的旋复花代赭石汤的这一种痰痞,胃虚痰痞。
另外还给了这一个痞症的类似证,比如说治疗水痞的五苓散证,心下硬满的大柴胡汤证,有表证而兼有脾虚的类痞证的桂枝人参汤证,有水饮停聚胸胁的十枣汤(证),有痰饮阻滞胸膈的瓜蒂散(证)。这个都是痞症的类似证,好像有一点点痞证的味道,但是其实它不属于痞,就把它列出来,对比一下,鉴别一下。
另外还提到了误下之后导致的心下痞塞,下利不止,下元不固,滑脱不禁,用的赤石脂与余粮汤。
另外,张仲景还给出了治疗上热下寒的黄连汤。黄连汤呢,为后世医家创清上温下汤提供了模板。黄连汤治疗上热下寒的腹痛啊,腹痛欲呕,胃中有热而腹中有寒啊,它是清上温下。
另外还有太阳病的类似证——风湿,提到了这个桂枝附子汤,以及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还有甘草附子汤。由于这几个方子呢,在《金匮要略》里面有重点讲解,所以在这里只作为太阳病类似证拿出来提一提。
好,那么太阳病的内容虽多,但是我们通过三张表格,已经非常清晰的把他这个脉络啊给大家展现出来了。那么在治疗方面呢,对于太阳病的表证,也就是太阳病的经证主要用的是汗法啊,八法里面的汗法啊,这个代表方有麻黄汤,桂枝汤啊,大小青龙汤,葛根汤等等等等。
那么对于太阳病的里证也就是腑证,一个是通阳行水,用的是五苓散,一个是破血逐瘀啊,用了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挡丸。
至于由于误治,或者是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变证、坏证,它的治法就有温、清、消、补,等等等等。就是八法里面啊,在太阳病里面展现的有很多啊,具体的情况呢,还是12字箴言: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那么《伤寒论》总共十卷22篇,这节课讲完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太阳病脉证并治”啊,也就说要开始学条文了。
那么什么是辨呢?辨就是归纳总结,综合啊,来辨别分析,这就是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就是指归纳综合总结,辨别分析,太阳病的病、脉、症以及其治法和方药。那么关于这一个脉和证是我们辨别非常重要的两点,无论是哪条经的这一个病啊,都需要脉和证来做支持。
证是指这个病的证候啊,每一个病都有它的客观证候,也就是有它这一类的标志和特点啊。有太阳病,就一定有太阳病的特点。“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有这些特点,它就是太阳病,那么我们通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把它归为一类,这一类就叫太阳病。
这里面很清楚啊,有脉浮,所以说呢,它的脉是浮,它的这个证是头项强痛而恶寒,所以通过这个脉浮和这个证是头项强痛而恶寒,脉证就可以得出它属于什么病,这就是脉证相合,来辨别它属于六经病的哪一经病。
那么,根据脉和证得出它是哪一经的病,哪一经的病呢就有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那么究竟如何治,如何鉴别?在西医当中又属于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疾病呢?我们如何通过已知的西医的病名,来解析太阳病里面的这些病症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