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市有限公司
豫西药网
广告业务:13537843994
产品业务:18864148056
  • 培训课程
  • 艾灸仪器
  • 中药颗粒
  • 艾灸产品
  • 采草产品
  • 减肥相关产品
  • 大卫博士内裤
  • 液压泵
  • 男性产品

2搞懂了人体“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来源:3686
时间:2024-04-11 11:33:18
分享到:


特别提醒:艾灸阳池能增强身体元气,并使元气的运行更加顺畅,输布更为有力,可以有效到达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作用。

关于三焦,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焦是“有形”还是“无形”。而持有“有形”说的人,对它的“形”是什么,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三焦归属于藏象,那么三焦之论就要符合藏象理论的构建习惯。藏象的构建习惯是什么?从临床出发;重功能,重气化,重意象。

既然三焦“有形”“无形”各执一词,难成定论,倒不如先放下“形”的争论,对其不存争议的“作用”作出归纳,再考虑能与这些“作用”相融洽的解释。

1

三焦的功能

1.通行元气,主持诸气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元气根于肾,由命门之火温蒸肾精所化生,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及五脏六腑,这就是“元气之别使也”。

《难经·三十八难》又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那么,三焦不但是元气之别使,更能主持诸气。

如何主持诸气?我们细看:

元气通过三焦布达全身,以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宗气以三焦为通路而下行,归丹田以资助元气;

卫气循三焦,通腠理,走肌表,以温煦、控制汗液排泄,护卫肌表;

脏腑之气的升降运行,比如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脾气升、胃气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心气下达,肾气上蒸而成既济。

这些都是以这空虚的三焦为通路。三焦实在是人体之气变化与升降出入的场所。

2.运行水液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牵涉到肺、脾、肾、肝等脏器的共同协调。比如肺主行水,脾运化水液,肾主水,肝主疏泄,气行则水行。

水液代谢虽然由相关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是需要通道的,这个通道就非三焦莫属了。

为什么?水行有赖气行,水化有赖气化,气与水两者并非各自独立而行,独自而化,而是相互融化成若雾露状而发挥功用。

所以,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与气化的场所,必然就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与气化的场所。

而在三焦内运行的各种气,蒸化、推动和调节水液的作用,就称为“三焦气化”。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或气化功能失常,引起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就易产生水湿痰饮等病变。就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2

虚空的,有用的

三焦的功用既然明白了,我们再看看能与这些功能相融洽的机理解释,是需要“有形”的三焦还是“无形”的三焦。

首先,气无形,气化的场所与气升降的道路如果是“有形”的,就必须是类似于煤气管道的密度结构才能限制气的运行。人体内有这样密度的管道吗?

其次,参照西医结构学,水液运行除了淋巴液、血管内液体,大部分是组织液、组织间液、细胞液、细胞间液,也没有固定的具形脏器来统管与运输。

这样看来,试图找出独立于十一脏腑之外的一个具形态的脏器,又要完满解释以上所有功能,不显然是缘木求鱼吗?

不管如何引经据典,不管如何与现代医学的脏器或组织比附,结果最多仅能捉襟见肘地解释有限的部分功能。

所以,现代从形体方面来探讨三焦实质的脂膜说、胰腺说、淋巴相关说、消化系相关说、神经相关说、体腔静脉血管相关说、微循环系统相关说、内分泌腺相关说,还有最近也最新的间质说,这种种假说几乎都是顾此失彼之说。

“相关”者多了去了,从整体角度看,何者不相关?但这之中有真命天子吗?

功用的产生,难道就不能落实到“无形”或“虚空”处吗?

《庄子·逍遥游》有“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之叹,这就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之论。

我们不妨看看日常现象:一间房子由什么组成?通常的回答是:墙、地板和天花,这是房子的基本结构。

但细想一下,人是住在墙、地板和天花的结构里面吗?

人真正生活之处是墙、地板和天花中的空间,这个空间难道没有用吗?

再看弹簧,它的结构是一圈圈螺旋式的钢线,但如果钢线间没有空间,弹簧还有弹性吗?

人们白天工作学习,是生命之实;晚上睡觉是无所作为,从人生的角度看,这是生命之空。但这生命之空是在浪费时间吗?没有生命之空,何来白天工作学习的旺盛精力与飞扬神采?

现代不少人虽然生之、育之、长之于中国,却失去传统文化熏陶,习惯于西方式的实中求实法,而不知东方还有“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的虚中求实之路。

清·李调元《雨村诗话》说:“文章妙处俱在虚空”。讲的就是这“有无相生”之妙。

回看三焦功能,无形之气熏蒸游行于五脏六腑组织经络之中,温之、充之、化之,水液随之而行、而化、而滋润,不正需要一个无形的运转与变化空间吗?

所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说:“三焦者,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返神道,周身灌体,可闻不可见”。

话说回来,如果说它是腑,又没有形,的确较难符合一般人的认知习惯。因此,张景岳《类经》中描述为:“盖即藏府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藏,一腔之大府也”。

这话虽近于有形,但实质仍以空为用,并不像胃、大肠、小肠、胆、膀胱真具有常态腑之形,却是“虚作实时实亦虚”。“有形”论者可见其“腔”,“无形”论者可持其“空”,所以能得到较多的引用就可以理解了。

3

身体里的天空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本来五脏配相应的五腑都属具一定名实的脏器,且与五行体系相匹配,为何还要弄出第六个“有名无形”的三焦腑?

这里,除气、水液的运行或气化在阐释上确需一个场所外,应该还有一个天地之象、天地之数相应的问题。

五脏属阴,象地,地主藏纳,所以五脏藏精气而不泻。阴成形,所以配有形之木火土金水五行,所以用五之数;

六腑属阳,象天,“天行健”,所以六腑传化物而不藏。阳化气,所以配无形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所以用六这个数。

所以,三焦的设立或有以下意图:

一是应天之气,六气之六;

二应天之象,以无形而包含万物;

三是应《论语》那句“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育焉”。

天不刻意而为,但它的作用又何其广大!“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天地氤氲,阴阳交感,万物生生,变化无穷。天是自然之气升降、交感、气化的场所。

人身小天地,三焦就类似于人体之天,里面一样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人体之气与液同样在之中升降、交感、气化。

天有形吗?宏观的宇宙是由无数的星球与广袤的虚空组成,如果以宇宙的星球与其间的虚空比例算,宇宙应是虚中含实,虚多实少。

人体呢?即使是密度几乎最大的骨头,肉眼看似很实,但细看内部却是充满腔隙,在高倍电镜下看却几乎是空的。那么,脏腑、组织、细胞内外含有多少空间就可想而知了。

西尔维奥·方迪博士说:“从天体到原子,物质虚空普遍存在并具有延续性;构成人体的生物虚空是宇宙虚空的组成部分”。

这不但指出了易被研究结构的自然科学忽略的宇宙构成虚实并存的事实,似乎还与东方天人相应的观点暗合。

既然天是客观存在,而其有形、无形是难以名状的,一个以天为模型的三焦腑,需要拘于常态吗?刻舟求剑式地讨论三焦的形态,还有意义吗?

从这个意义来说,三焦其实就是一焦,气液氤氲变化的场所而已。

回到之前讲的检验中医观点考据与发挥的几大原则,以气化为依据,以意象为解,以功能的需要来证它是“有形”还是“无形”,正符合藏象理论发展的一贯脉络与模式。

如果将它置换成任何一个有形的三焦,如脂膜说、胰腺说、淋巴相关说等,它们的解释还能这样圆通吗?

名词是否越时尚就越科学,在这里可见一斑。纯粹追求中医理论与西医形态学的汇通,什么时候证明过有大成功?

4

如雾,如沤,如渎

以上讲的是功能三焦。下来,再讲讲部位三焦。

从气化和无形的角度看,三焦其实是一焦。之所以说是三焦,更多的是因应脏腑位置、功能特性而人为地分解成上、中、下三部分,即所谓的“部位三焦”。

三焦辨证就是以此为据,实际上是方便法门。

1.上焦如雾

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它的生理特点主要是主气血、水谷精微和津液的宣发和升散以充养滋润全身。

2.中焦如沤

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了脾胃、肝胆,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并转输全身,为气血生化之源。生理特点以“泌糟粕,蒸津液”为主。

《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中焦如沤”。这里的“沤”,是形容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的状态。

(还须注意,从解剖部位来说,肝胆属中焦。但从温病学至今,因肝肾多同病且处于疾病后期,重功能而轻结构地多将肝系病证列入“下焦”范围。)

3.下焦如渎

下焦的部位是指脐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它们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水液。所以《灵枢·营卫生会》归纳它的功能特点为:“下焦如渎”。

以上“如雾”“如沤”“如渎”,实可看作一焦之中气化的上、中、下相互作用的呼应。

三焦“有形”“无形”以及“是什么形”的讨论提示我们,研究方法上,不管对象是源于解剖结构还是诸般意象的融会,如果只知一味地实中求实,以西医学的生理解剖知识来阐析或臆测中医藏象的实质,实际是对中医的最大误解与扭曲。它的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或者画地为牢,限制了中医循自身规律的真正发展。

三焦的“有无相生”之妙亦对中医的学习方法有所启示。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善辩”。

一个博览群书,愿意学习一些看似于医学“无用”的知识的人,日积月累后,最易在理论学习及医疗实践中触动灵机,“不知所以神而自神”地悟得真意。

无它,皆因中医是扎根于文化的一门学问。

中医文化,正可以老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为钥匙来打开大门。


给文章一个赞赏吧
扫一扫,快速掌握相关攻略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公众号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公众号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小程序
关注星若文化微信小程序



豫西客服
营销顾问
13537843994
微信hu578155307
0.245234s